【摘要】作為高速公路建設發展的一部分,公路綠化的作用不可小覷。隨著高魯公路里程數的增加,人們對其沿線綠化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能夠為人們營造更加安全、優美的出行環境,強化高速公路綠化設計科學性的同時,還需要提高綠化管理力度,以確保高速公路綠化設計水平和質量。本文以平原地區高速公路為例,對其沿線綠化設計及其管理進行幾點研究。
【關鍵詞】平原地區;高速公路;綠化設計;管理
公路綠化是指公路用地和空間范圍內外的綠化建設和管理,包括公路綠化的規劃、設計和植物的栽植、養護等方面。平原地區的公路如一條黑線涂抹在一張展平的田園格網上,而綠化則融合了公路與自然綠地,其在公路建設中起到了鞏固路基、保護路面、降低噪聲、防治污染、維護公路的良好環境等諸多作用。
1、平原地區高速公路沿線綠化設計
1.1運用多種植物栽植方式
1.1.1視線引導栽植。平原地區公路會存在各種不同的地勢和路況,因此視線上的引導起到很大的作用,直接影響到汽車行駛的安全性。比如,為了使公路入口更加明顯,可以種植一些灌木植被在公路匝道兩側,灌木類通常比較低矮,不會造成視線遮擋。同樣起到增強導向作用的,還可以種植一些類似于球狀物的植被,比如夾竹桃等。對于道路線形呈現為谷形的高速公路地段,在綠化設計中要突出視線引導作用,要在谷形區間排列種植樹木,不能在谷形底部種植植被,這樣才能達到拓寬視野的目的。
1.1.2封閉栽植。高速公路顧名思義是汽車在路面上高速行駛的道路,并且需要全面控制公路的出入,因此有必要采取封閉措施,以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在平原地區高速公路綠化設計中,使用封閉栽植的方式,能夠有效的起到阻隔作用。封閉栽植可以選擇根系發達、枝冠繁茂、耐受能力強的植被,不但能起到公路的封閉作用,還能提高速公路生態環境的保護。
1.1.3標志栽植。高速公路需要為汽車行駛提供明顯、正確的路況提示,這樣才能使高速公路高效運轉。種植一些標志性植被,可以讓駕駛員馬上了解所行駛的路段或即將面臨的路況。比如國外的一些高速公路所采用的標志栽植,就是在進出口的附近種植特征明顯的花木。
1.1.4美化環境栽植。種植顏色各異的花木不但可以綠化環境,還能從視野上帶來美觀的享受,使高速公路也能成為觀賞的景觀。
1.2打破單一空間,塑造豐富空間
平原地區一般地處廣闊,空間景色比較單一。為了塑造豐富的空間,首先要著重綠化帶的空間設計,比如利用喬木高大的特點,可以設計出密閉空間與開敞空間,增強平原地區空間的層次感。其次,在靜態區域采用美化園林的方法增添空間的趣味性和觀賞性,比如,在服務區種植一些應季的花木、灌木,形成一個別有洞天的空間,緩解駕駛的疲勞。另外,還可以采用視線引導栽植,特別在互通立交區,除了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給駕駛員提供便利的路引,提高高速公路安全行駛系數。
1.3適度的視覺尺度設計
視覺尺度是平原地區高速公路綠化設計的重點,大規模的群體片植,可以在視覺上引起注意,因此,需要種植顏色不同的花木,形成強烈的色差效果,比如在公路匝道兩側種植對稱圖案的花木,在公路的隔離帶種植闊葉喬木等,形成遠近不同的良好視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中要考慮到植被群的延伸度,一般十公里為宜,否則間距太短,會造成過度頻繁變化,達不到簡潔明快的遠視效果。這種設計通常使用于高速公路的彎道兩側、路塹邊坡等。
1.4融合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平原地區的高速公路,一般穿插在田野之間,兩旁的麥田隨著季節的變化形成不同風格的圖畫,在進行綠化設計時就要融合冬季的白雪、夏日的艷陽、春季的嬌綠、秋季的麥黃這些自然環境,種植具有鄉土特色的植被,形成一幅渾然天成的畫卷。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人文資源雄厚,平原地區具有璀璨的文化,在設計中可以利用一些具有象征性的植被結合人文氣息,表現出來當地的風土人情。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有效利用可以節約綠化成本,并能展現出別具風味的本土文化特色。
1.5綠化設計考慮遠近期效果
綠化建設一般都會要求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綠色植被都是需要一定的生長時間才能充分發揮出綠化效果,所以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植物的生長周期進行遠近期效果搭配設計。
樹木的種類分為慢生和速生,在綠化設計時可以把這兩種樹木搭配在一起。比如公路上為了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可以種植速生樹種,具有根系發達、樹冠茂盛的樹木能夠快速的起到防護作用。而需要起到視線引導或者防眩作用的植被,則可以選擇慢生。
需要快速綠化的路段或區域,如果直接移植成年的樹木,雖然能夠達到快速綠化的效果,但無形之中增加了綠化成本,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養護費用,所以采用幼苗與成年樹同時種植的辦法,能夠快速達到綠化效果。樹種可以種植生長速度較快的楊樹,三年的時間就能夠達到枝繁葉茂的狀態。另外,路段不同綠化設計也有所不同,遵循自然式布局對幼苗進行修剪養護。
綠化設計還要考慮到種植密度。環境設施比較便利的地段可以先行提高種植密度,快速達到綠化效果,之后再做相間移植,達到綠化資源儲備的目的。另外也可以間植慢生樹種和速生樹種,在生長期間控制生長空間,空間飽和可以做移植,為綠化提供一定的儲備資源。
鋪植通常被采用在平原高速公路的綠地設計中,也有使用噴播草籽的方式,其目的是為了加強防護作用,避免水土流失,因此,對草種的純度以及綠地的平整性沒有過高要求。
2、平原地區高速公路沿線綠化管理對策
2.1樹木的補種
高速公路綠化帶樹木如果枯死,會影響整體綠化帶的景觀效果,在發現有枯死的樹木后,應該及時對高速公路綠化帶進行新樹木的補種和移植。新補種的樹木的根要豐滿,樹木的枝葉要完整、新鮮,沒有疾病。利用春季和冬季兩個最佳種植季節對新樹木進行移植和栽種。依據樹木的生長規律,如果在冬季栽種補種新樹木,其栽種成功率將顯著高于在春季補種栽種的成功率。對于新補種的樹木,要每天對其澆水一次,連續30d,然后堅持每7d澆一次水,直到成活為止。
2.2樹木和草坪的修剪
在對綠化植被和樹木的栽種成功之后,需要每年對綠化植被進行修剪和整理,這樣能夠使得樹木和植被更加健康地成長,外形更加賞心悅目,樹木清潔空氣和減少污染的功能更加明顯,增加樹木對于病蟲害的免疫功能,保證樹木能夠正常開花結果。對于草坪的修剪能夠保證草坪的美觀,實現凈化環境的作用。
2.3樹木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
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是我國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我國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當中,應該對所有綠化帶中容易出現的病蟲害做到深入了解并提前預防,對于病蟲害的發生規律有充分的認識。我國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要做到以預防樹木病蟲害為核心,綜合預防和治理樹木病蟲害。
結語:
綠化工作是高速公路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駕駛人員能夠通過瀏覽沿途美好風光緩解駕駛疲勞,達到規避交通事故的目的。通過科學的平原高速公路綠化設計,強化綠化管理等對策,進一步優化高速公路的行車環境,提升高速公路行車質量,這是當前現代城市建設規劃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賀昌俊.高速公路綠化設計及養護管理[J].山西建筑,2017,43(07):217-218.
[2]游雯.高速公路綠化設計理念與模式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4.
作者簡介:
張建偉,煙臺市芝罘公路管理局,山東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