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劉先生是銷售總監,也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前不久,他不時感覺上腹部不太舒服,還時常伴有反酸、打飽嗝的癥狀,就在家附近的藥店買了些胃藥。服用后,癥狀雖然有所好轉,但他發現早晨的大便都成了黑色。因為沒有其他的不適,劉先生也就沒太放在心上。
一天晚上,劉先生陪客戶談合同,一直到凌晨還在KTV里拼酒、劃拳。突然,劉先生感到腹部一陣作痛,還伴有惡心和嘔吐感,急忙跑去廁所,排出黑便的同時嘔吐出大量鮮血,當即暈倒。
劉先生被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劉先生曾有十多年的胃潰瘍史,常年食用制酸劑。醫生告訴他,胃潰瘍復發加上飲食不當、大量飲酒是引發這次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實,像劉先生一樣得了胃病卻不當一回事的人不在少數。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食管、胃、十二指腸及臨近器官疾病引起的出血。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一類病因就是消化性潰瘍。以下幾個誘因可能會使潰瘍活動期的病變部位的病情加重而引起出血:一是飲食不當,如進食過冷或過熱的食物等;二是服用有損胃黏膜的藥物;三是精神緊張,過度勞累,同時熬夜、吸煙、飲酒等。
第二類病因是肝硬化或其他門脈壓力增高的疾病所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
當皮膚不慎被割破時,我們會因為痛感或流血立刻發現病灶所在。而上消化道出血時,我們無法輕易發現,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如果你抱著“置之不理”的態度去對待消化道出血,那就大錯特錯了。
(摘自《家庭醫藥》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