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國臣
冬季的北太平洋是很令人頭疼的,這對航海員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
那一次,我輪裝載小麥,從加拿大的溫哥華開航去日本的北海道卸貨。就在離開溫哥華的幾天后,我們遇到了罕見的特大風暴和冰凍。
還有兩天就抵達日本北海道的釧路港了,船東和租船人緊急來報,貨主急需這船貨,船到日本直接進港卸貨。
時不我待,我立即召開了全體船員會議。
錨機、錨鏈、絞纜機、艙蓋、克林吊起重機等都被厚厚的冰凍覆蓋,船頭的鋼絲和欄桿變成了三四十厘米粗的冰柱。這些如不及時解決,船抵港根本不能進行靠泊和卸貨作業。
怎么辦?只有一個字:干!船員們拿起鋼釬,掄起大錘,只聽現場一片嘎吱咔嚓聲響,大塊的冰凌滾落開來,落入大海。
當時我輪航行在千島群島附近,天氣異常寒冷,溫度很低,海風把船員們的臉吹得紅腫起來。他們的棉皮鞋浸透了冰水,換上雨鞋,一會兒就凍透了,大家就把腳裹上棉布片御寒。面對這種惡劣的處境,船員們沒有一個人吭聲。水手長老李年齡大了,但他有一股拼命三郎精神,當水手們想換他下來休息一會兒時,他把眼睛瞪得老大:“你們當我是面人啦!告訴你們,任務不完成,我決不離開。”說完,水手長又掄起大錘用力地向冰層砸去……
時光在船員們雙手的揮舞中飛逝。經過全體船員連續近三十個小時的晝夜奮戰,抵港前船上的冰塊被海員們全部解決。看著累得疲憊不堪的弟兄們,我的腦海里突然對航海人有了一個更加清新的認識——堅強勇敢、百折不撓是我們的男兒本色。(摘自《濱海時報》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