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之明 劉源慶 黃敏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7年1—12月,簡單隨機法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患者接受普外科一般護理管理,觀察組60例患者接受護理風險管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分別為5.00%、16.67%,護患糾紛發生率分別為3.33%、20.00%,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以及護患糾紛發生率均遠遠低于對照組,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有32例滿意、26例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中,有25例滿意、24例基本滿意、11例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81.67%,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護理效果良好,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 普外科;護理風險管理;滿意度;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c)-0060-02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法律意識逐漸增強,對物質文化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療護理也不例外,使得醫患、護患糾紛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對醫院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利于醫院形象的建設。普外科中有很多很多復雜的病種和急癥,護理風險的發生率較高,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往往會造成糾紛。該文對該院在2017年1—12月期間收治的共120例普外科患者進行研究,應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簡單隨機法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均知情,自愿接受該次研究,且該次研究已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納入標準[1]:①患者不存在精神或者意識障礙;②患者能夠清晰地傳達自己的觀點;③排除老年癡呆患者。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在20~75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4.10±6.73)歲;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在21~76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5.13±7.22)歲。兩組進行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管理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普外科一般護理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內容為:做好術前指導工作,提高患者的協同性,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師完成檢查,對患者的身體情況及病情進行詳細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完成皮膚準備、胃腸道準備以及呼吸道準備等工作;手術結束后將患者妥善安置在病房中,完成各種導管的連接和檢查,保證導管的引流通常,做好與患者之間的交接工作,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管理[2]。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風險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內容包括:①詳細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服務,例如應該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進行重點監護,定期巡視并做好巡視記錄,防止患者發生意外。②要定期檢查和修理患者常用的醫療設備,如病床、輪椅和管道等[3];護理人員應將注意事項詳細的整理好之后,再進行交接班,保證交接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緩解其恐懼、不安、焦慮等不良情緒,可以適當進行心理護理,尤其是危重病患者。③定期組織護理人員接受風險管理模式培訓,培養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模式的專業知識和具體要求,教會護理人員基本的護理操作以及出現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等,向普外科護理人員詳細講解護理專業知識以及急救知識。④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責任心,樹立職業自豪感,能夠在護理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培養護理人員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防止由于溝通失誤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同時,應注意考慮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適當進行開導,防止護理人員存在不良情緒。⑤不斷建立和完善普外科應急預案,提高急診應對能力。對于在管理應用導管的患者,應加強巡查,防止出現導管錯位[4]。⑥改良醫院的住院環境,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住院環境,保證病房的安靜整潔。
1.3 評價指標
①在護理過程中,統計記錄兩組出現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的情況。②使用該院自擬的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
1.4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錄入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年齡、病程等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組間比較用t檢驗,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護患糾紛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和護患糾紛發生率均明顯較低,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醫患關系緊張是當前關注度較高的社會問題,要想降低醫療風險應強化醫院的風險管理。醫療護理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醫療活動,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護理風險是無法避免的,任何醫療護理管理工作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普外科作為一個重要科室,需要面對大量的患者,應從以往的護理中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普外科護理服務質量,才能保證良好醫患關系的構建。
護理風險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醫療護理工作中風險的發生率,防止患者受到護理風險事件的傷害,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5]。普外科應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定期組織開展培訓,提供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和水平,提高護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同時,普外科應不斷完善護理管理制度,明確護理風險管理要素,消除制度漏洞,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對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有著重要意義,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護理服務觀念。該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用了護理風險管理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分別為5.00%、16.67%,護患糾紛發生率分別為3.33%、20.00%,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以及護患糾紛發生率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67%,遠遠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一般護理管理相比,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護理風險和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大大提高,護理效果較好。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護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普外科護理制度不斷完善,實現了對癥護理,大大提高了普外科護理質量,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樹立了良好的醫院形象。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大大降低護理風險和護患糾紛的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明麗.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3):5104-5105.
[2] 龐偉,張麗,段紅梅.人性化護理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6):128-129.
[3] 石文芹.風險管理應用于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9):154,159.
[4] 劉秀梅.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0):1-2.
[5] 張容,王衛理,顧晶燕,等.護理風險管理在胃腸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智慧健康,2017,3(20):22-23.
(收稿日期: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