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杰
[摘要] 隨著臨床護理需求的增加,在實踐過程中,一些問題也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教學和臨床護理脫節的問題。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但浪費了教學資源,使教學效率大打折扣,也是對于患者的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是阻礙了臨床醫學的發展。文章對比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基礎護理教學的教學方法;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識;教學與臨床脫節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c)-0121-02
無論在哪個領域,教學都是該領域傳承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大多數的教學除了知識的傳承,最大的目的就是實踐上的應用,而基礎護理教學更是其中的代表。盡管近年來人們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有些老師重視程度不夠,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的問題。當教學與臨床,理論與實踐出現脫節,難免就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極大地阻礙了臨床醫學的發展。
1 造成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產生的原因分析
1.1 教學方法的不適應
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個好的教學方法無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之相對的,一個不好的,或者是說一個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起到的效果卻是事倍功半的。一個不適應現實情況的教學方法不但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浪費了大量的教學資源,浪費了學生與老師的時間,也阻礙了臨床醫學的傳承與發展進步。就目前的現實情況來說,臨床醫學有了巨大的發展進步,尤其是與過去相比,發展情況不可同日而語,而我國的護理教學方法卻沒有隨實踐的發展進步而同步發展。現有的國內教學方法和手段大多數沿襲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老師的講授為主,極少有學生的參與。而且教學的方法手段都較為陳舊死板,課堂氛圍大多較為沉悶,幾乎完全以教師為主,以教師為中心,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極為有限,有些課堂上甚至是全無互動。除此之外,老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有些并不能時時更新,與現實的發展情況有所脫節。沉悶的課堂氛圍,死板的教學方式,基本“獨立”的師生關系,這些都是教學方法與實際發展情況不相適應的表現。現有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顯然與現實存在一定程度脫節,并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臨床護理醫學,在這種情況下,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出現也就極為自然了。教學方法的落后不但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浪費學校的教學資源而且也阻礙了臨床實踐的發展。
1.2 主觀意識的問題
無論在哪個領域,只有主觀意識上去了,對于某種事物的重視程度上去了,那種事物才有可能取得持續的發展進步。在臨床護理方面也是如此。盡管近年來人們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老師和學生對于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的現象。老師對于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多是由于其對生活護理的認識缺乏。有些老師將生活護理和治療性護理放在了不同的位置,當然在他們心里治療性護理的重要性是遠遠大于生活護理的。正是由于對于生活護理的重要性的認識缺乏認識,老師們在進行教學時往往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治療性護理中,而對于生活護理則只花費小部分的精力進行教學。無論是在課堂的側重點上還是在授課時間上,對于二者所花費的精力都形成了鮮明對比。與之相對的,在進行實踐課程時,對于生活護理的練習也只占很小的部分或者是干脆沒有對于生活護理的練習。正是由于平時練習的缺乏,護士們在真正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造成了基礎護理教學和臨床操作相脫節問題的產生。討論過老師對于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的現象后,再來討論學生對于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的現象。雖然他們在學校里是以學生的身份進行學習,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學習臨床方面知識的學生畢業以后,他們大多數將變成護士。一位學生對于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對于生活護理的操作不熟悉和一位護士對于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對于生活護理的操作不熟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造成的影響極為有限,最多只是讓人們感嘆幾句,但是后者所能造成的結果卻是不可忽視的,沒有任何一位家屬愿意將自己的親人交給一個對于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對于生活護理的操作不熟悉的護士。所以對于學生在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方面的現象同樣不可忽視。學生在臨床護理的意義認識不夠的原因除了其自身未認識到臨床護理的重要性外,也與老師的忽視密切相關。老師的不重視帶來了學生的忽視,課堂上授課重點的偏移很容易使學生的關注點發生改變。加之部分學生的主動學習性不強,不去主動關注實踐變化,對于臨床護理認識的缺乏也就在所難免。在這種環境下,老師和學生的主觀意識都不強,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產生也就不難理解了。
2 關于解決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措施探索研究
2.1 采用導入法完善教學方法
正如前文所提,一個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起到的效果是事倍功半的,為解決這一問題,要提出的對于措施就是在教學方法中引入導入法以完善教學方法。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大多沿襲以往的方式,以老師為中心,以理論傳授為主,缺少學生參與和實踐教學。在某些領域,采用這種方式并無太大的問題,但是對于一些需要知識與操作相結合或者是更加重視實踐的學科,繼續采用這種方法卻是不利于實踐的推進,而基礎護理技術就是一門這樣的學科。對于這種學科,采用導入法進行教學將是一個很好的推動學科發展的方式。那么導入法具體又是指什么呢?其實導入法就是指設置一定的情境,幫助教學者與被教者進入課堂教學的角色,使目標對象導入進所對應的角色的一種學習方法。導入法包括多種導入方式,其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接受教學知識。引入了導入法的教學方式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減少了教學資源的浪費,更是促進了臨床醫學的發展。在導入法的具體推進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多種導入方式。而要靈活運用多種導入方式就要了解各種方式的作用。情境導入法在運用時更有利于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教學內容與具體場景的相結合。而臨床見習課導入法在運用時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課堂知識的鞏固,相較于情境導入法更側重于理性。與之相對的,病案導入法在運用時則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知識,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及對于臨床病例的選取,相較于其他方法,病案導入法的重點在于將實際案例上升為理論。只有將各種導入法靈活綜合運用,并且明確不同導入法的作用和側重點,才能完善教學方法,也才能解決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的問題。
2.2 加強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識普及
由于老師和學生的主觀意識不強,對于臨床護理認識的缺乏促使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所以為解決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針對主觀意識的問題提出的解決措施就是加強老師和學生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義的學習。要想加強老師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義的重視,具體做法就是對老師進行專門培訓,培訓的內容就是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義的普及。與此同時,要根據不同老師的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對策。比如對于老教師,側重點就要放到更新其教學理念上著重于打破其固有觀念,使其認識到護理服務的重要性,轉變觀念,推動教學發展。而對于青年教師來說,雖然也存在著臨床護理重要性意識的缺乏的問題,但是其相對于老教師來說,思想更易轉變,更容易了解到臨床護理重要性,所以對于這部分教師來說,在強調臨床護理重要性的同時更要加強其專業知識的培訓,要增加其外出培訓的機會,學習新思想與新技術。相對于老教師來說,青年教師在將來的護理教育中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更要增加其外出培訓的機會,開闊視野,增加見聞。要想加強學生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義的重視,具體做法就是要從外通過老師的帶動,從內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提升,雙管齊下,共同提高學生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識。當老師了解到臨床護理的重要性,在課堂上授課的重點自然也會改變,在實踐課程上對于臨床護理方面的練習也會增加,如此一來學生的對于臨床護理的態度自然也會隨著老師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也要從學生自身出發,只有當其自己充分意識到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時,才會真正的有所改變。針對這一點,學校方面可以定期地組織一些關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方面的講座,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識的普及。當老師與學生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都有了準確的認識之時,在基礎護理的教學之中必然會與實踐相結合,如此一來,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解決也就指日可待了。
3 結語
在我國目前的基礎護理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不能及時適應現實情況,教師和學生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識缺乏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出現了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的現象,為解決這一現象,文章中提出了采用導入法完善教學方法和加強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識普及的對策,在上述措施的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問題,例如在導入法的推進過程中,要注意靈活運用多種導入方式,在加強臨床護理的重要性意識普及時則要注意對待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普及。
[參考文獻]
[1] 金亞麗,李慧川.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0):209.
[2] 許家萍,段明貴,許蕊,等.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6(b3):903-904.
(收稿日期:201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