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李莉
[摘要]企業可以依據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來制定適合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從而更好地對企業財務進行管理,有效地提高企業的資產和經濟活動的凈利潤。本文是對新會計謹慎性原則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財務管理
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是指在多種處理方法中選擇對企業經濟活動凈收益和企業資產財務狀況影響最小的一個方案,換句話講就是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業務處理工作中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充分對風險和損失作出估計,盡可能將風險和損失降低到低。另外,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讓企業的規章制度避開企業經營的風險,從而顯著提升企業核算質量,為企業內部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此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
一、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及其應用價值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在財務管理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同時,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由于比較靈活,所以其在經驗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首先要詳細了解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并熟練掌握,其中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能夠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幫助企業有效避免經濟危機。
新會計謹慎性原則又稱為穩健原則,是指企業不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對企業的各項交易應保持必要的謹慎性,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再次實施確認及計量,不應該對其也的資產或者負債進行高估或者低估。謹慎性原則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實現資產保值,從經濟角度分析來看,謹慎性原則只有在進行維護資本之后,才能夠明確企業的凈收益,簡而言之也就是能夠對企業發展中可能會存在的風險及損失充分評估,最大化將風險和損失降到最低。而企業經濟活動中又存在大量的不確定因素,這些問題的不確定因素同時又決定著企業健康的發展離不開財務管理工作的把控。所以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穩定發展及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主要策略之一。其中新會計謹慎性原則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規避一些經營風險,因此,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在企業中的作用
(一)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的計量
企業資產減值準備制度的有效實施,主要目的也就是實現價值計量取代成本計量,在企業財務賬面上和價值部分相比,超過部分則可以作為是資產減值損失,從而顯著提升資產真實性,這一項措施符合謹慎性原則。
(二)對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計量
有些企業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會對企業固定資產類別隨意調整,一些正常使用的固定資產也會被調整為閑置資產,以此對計量折舊所增加的費用顯著降低,提高企業發展中的財務利潤,這一做法也就導致企業財務報表無法對企業經營發展情況真實的呈現出來。固定資產的計量折舊,則能夠對企業發展中的成本費用真實性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三)企業財務收入的確認
企業的財務收入主要特點包括有: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企業日常活動,而并非企業偶發交易或者事項;收入取得,主要是因為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降低,也可能是兩者的共同作用,最終的表現則是企業所有者權益有顯著提高;企業所以投入資本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則不屬于是收入范圍。
(四)或有事項的確認
新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對于或有負債及資產不應該進行確認,并針對這一問題有詳細分析:在企業負債中則主要是和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和下列相關條件相符合:第一,這項業務也就是企業的現時義務;第二,履行這一義務,則有可能會出現企業經濟利益流出;第三,這一義務只能單純作為可靠計量。
(五)披露關聯方的交易
《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第二條中關于企業財務報表關聯方有詳細規定:企業所有關聯方關系及相關交易信息必須要在企業財務報表中披露。對于對外公布的合并財務報表,可以不披露已經合并企業的交易信息,但是和合并企業外的關聯方交易信息必須要披露。
三、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對策
(一)解決企業財務管理的政策問題
針對企業應用謹慎性原則中的各種,為了保證企業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讓財務人員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企業應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同時應該加大企業財務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處罰賠償及貫徹執行力度。加快企業財務監督機制,明確企業財稅審計部門的職責,要求企業各部門要配合財稅審計部門的工作,尤其是企業財務部門,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總而言之,企業的財務管理如果采用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對財務管理資產進行計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企業的收入超分配。
(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
為了給企業財稅審計部門強有力的保障,對于企業資產企業必須要對其審計程序定期明確,以此顯著提升企業財務法律可行性。另外,企業也應該對財務人員進行考核,在各項工作實施過程中嚴格依照財務管理制度,以減少財務管理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作用,以更好地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企業財務管理監督不應該只在表面上,而是要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例如:對企業財務人員所處理的發票、賬目等工作不定期實施檢查,提高財務人員工作規范性,并確保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對業務進行處理,杜絕不規范的現象出現。另外,企業還要對賬目進行核實,并在年終進行一次徹底的盤點清查,當調整保管員時,要全面清查其所保管企業的一切材料,在必要時,還可以將企業資產的保管人員組成資產盤點小組,從而保證企業資產盤點結果的準確性。
(三)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性
在企業發展進程中,固有資產一直受到嚴重侵蝕,主要問題也就是固定資產折舊率低、資產價值在分配過程中流失等等;企業外債關系比較復雜,呆帳壞帳損失隨之增大,企業很多債權難以實現,雖已掛帳,卻造成事實上的損失等等。企業財務管理若按照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加以處理,不但能夠有效補充資產價值,并且還可以顯著彌補企業財務呆賬損失,以此對國有資產安全性及完整性起到保障作用。
(四)提高財務人員的謹慎性
我國會計監督體系主要目的是顯著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企業安全監督機制的有效落實。在企業從事財務管理的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并了解且遵守與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企業的資產經濟進行嚴格監督。在社會這個大染缸面前,有部分財務工作人員素質在逐漸降低,甚至有些企業為能夠謀取私利也會聘請一些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來做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還有一些會計人員在企業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道德思想觀念差,自控管理能力不足,喪失了會計人員應有的監督行為。面對這種現象,企業應定期對企業財務人員進行專業考核以及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以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會計制度謹慎性原則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力,而且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有著推動的作用。對于從事財會工作的人員而言,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要運用好新會計謹慎性原則,才能有助于企業領導的決策。財會人員不僅要掌握最基本的財會知識和法律法規,更要懂得適度運用謹慎性原則,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