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琳
[摘要]安仁素稱“神農故郡·天下福地”之稱。不僅具有渾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還具有獨到生態魅力的結構特點。由此可見,想為安仁推出一條鄉村旅游助推脫貧攻堅新路子,就應從縣情為出發點,改變結構主線,加快培育新動能,以農帶游,興游富民。
[關鍵詞]市場營銷;安仁縣;生態旅游
一、安仁縣發展生態旅游經濟的概述
(一)安仁縣旅游資源的基本情況
安仁縣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北部,是國家首批認定的革命老區縣。轄5鎮8鄉,總人口46萬,總面積1478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海拔在1362.64米左右。地貌復雜多樣,溪流交錯,旅游資源眾多,氣候適宜,單體挖掘景點在200處左右。
(二)安仁縣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安仁縣68319名貧困人口已脫貧31420人,63個貧困村已脫貧摘帽11個。2017年預脫貧人口14107人,預脫貧村33個。第一,從旅游角度分析,安仁突出休閑度假的生態旅游主題,加大自然景觀深度開發,重點建設了大石農農樂和神農度假村、龍海溫泉度假、山莊、神農藥王殿、生態科技園檢核,全縣已經呈現旅游行業的初步形態,但是在資金上還遠遠更不上旅游業的需求,可開發度較低。第二,旅游業來勢較好,但部門發展不平衡,由于交通、中介、信息等部門發展較慢,導致了沒有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經營體系。第三,環保意識逐漸加強,但局部資源開發仍出現無序現象。在“適度開發、適度保護、適度超前”的原則還是出現了主體雷同的現象,面對人文歷史景觀有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二、發展安仁縣生態旅游經濟的總體構想和市場定位
第一,從結構定位。營銷成本低,未來仍需培養和鞏固安仁縣市場,并以生態旅游經濟為市場基礎。其中,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安仁縣旅游景區存在三十多處大景點,零散景點大約存在二百多處。由此可見,旅游資源類型組合較為理想,加上山川雄奇險峻,人文資源特色突出。第二,從文化角度定位。宗教文化與神農文化突出,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有機融合、相得益彰,并且景點集中,聯系方便,可開發價值強。加上氣候適宜,環境良好,雨熱同期,四季分明。第三,從游客購買行為變量角度定位。應定為成為生態旅游經濟的人文精神參觀。
由此可見,應傾力打造“神農故郡,南國藥都”的安仁旅游主題形象,并集中發揚神農藥文化、佛教文化、自然生態等區域特色的黃金路線,增強文化底蘊工作,實施“一三三四旅游資源開發工程”。其中一是品牌系列旅游產品,神農藥文化旅游產品。三是輔助系列產品,宗教文化游和山水風光游、紅色文化游三個內容。第二個三是三條精品線路開發,神農文化及山水風光游和紅色文化游及其宗教文化及山水風光游三路線。其中四是四大旅游風景區開發,大源大石和丹霞、龍脊山、義海幾個景點。
三、發展安仁縣生態旅游經濟營銷措施
第一步,整合資金,為特色旅游奠定發展基礎。重點發展旅游基礎及其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并攻堅突出問題,進行“大排查、大診斷、大整改”專項行動和部署。結合安仁縣特征,實現旅游、交通、商貿、飲食、娛樂等綜合性發展的步伐。營造良好的休閑環境,并設立AA景區。
第二步,優化旅游網絡布局,并繼續開發經典,拓展客源市場。把首批AA景區轉變為AAA風景區,循序跟進。
第三步,構建旅游業由速度型向效益型全面轉變,把AAA風景區轉變為AAAA風景區,并把神農藥文化游、宗教文化游、紅色文化游、山水風光游等定性為品牌效應,加強和周邊經典的合作。以安仁縣為中心,構建南岳衡山和井岡山、炎帝陵、郴州等中心樞紐地域。這是一種“多贏”策略,實現優勢互補,吸引游客。
第四步,產品組合營銷策略是其市場營銷策略的核心,挖掘內部的神農藥文化游、宗教文化游、紅色文化游、山水風光游等核心,培養大家的愛國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加快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注重餐飲、住宿、交通、講解等方面組合,老人、青年、孩子群體不同的組合等。并進一步制定較低價格策略,開拓營銷市場。
第五步,以“神農故郡,南國藥都”為主題進行宣傳市場營銷策略,利用網絡的手段構建文化旅游資源網,加強景區和客戶之間的交流。
第六步,產業化發展策略,利用產業融合,讓貧困戶吃上了“旅游飯”。探索“優一接二連三”模式,稻田公園依托連片稻田發展“稻一稻一油”“稻一花一油”三熟制生產模式。對接優質米、菜籽油、花香精等精深加工,并成為生態濕地和美景鄉村旅游地。并根據特色,讓藥材產業初具規模,烤煙大縣地位得到鞏固。
第七步,聚合力量,形成旅游扶貧的強大陣勢。構建“公司+基地+農戶”和“土地流轉租賃…‘互聯網+農業基地”等模式,實現村民思想和觀念的轉變。
四、總結
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水稻田也是生態濕地和美景”的指示中,市場營銷視角下的生態旅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把科學發展觀作為載體,進行旅游結構的構建,豐富旅游產品措施,實現針對習慣的脫貧致富計劃,發揚和諧的友好型社會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