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翠 王敏 宋昕 李汝恬 王青 姜福生
[摘要]在法制社會建設過程中,為了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國家根據社會勞動關系維護需求,修訂了《勞動合同法》,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招聘、勞動關系、用工成本及員工流動等方面的工作內容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為了應對上述變化,企業應緊密關注《勞動合同法》修訂及施行情況,杜絕違法行為,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充分尊重勞動者,完善勞動規章制度,強化證據意識,合理保存書面證據。
[關鍵詞]勞動合同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影響;對策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在2007年6月29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修訂并通過審核,于次年元旦正式施行。在2012年12月28日召開的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這一法律制度再次經修改,新的法則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制約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內容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集中反映在六大板塊中,要想保障企業的權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該根據新的法則加強勞動合同管理,依法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一、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勞動合同法》的修訂,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以下幾個模塊產生了影響。
(一)員工招聘
新的《勞動合同法》中規定企業用工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并且規定了合同中必須標明試用期限及次數,并且誒將無固定期限合同權限交給勞動者。
(二)勞動關系
新的《勞動合同法》增加了企業用工工作時間、地點及職業病防護等方面的規定,同時刪減了勞動紀律及違反勞動合同等責任,職工權益全面強化。
(三)用工成本
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了最低工資,對于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其用工成本增加,生存壓力提升。
(四)員工流動
企業在用工時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從表面上來看,有利于企業人力資源結構穩定性的提升,但是由于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被消減,且員工所需賠償的違約金是根據入職初期在企業參與培訓的費用來確定的,其實相當于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成本及人員流失風險增大。
二、勞動合同法約束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針
(一)杜絕違法行為。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修訂與完善,是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成果,也是社會保障功能性及公信力提升的一個信號,對于勞動者而言,就是保護傘不斷擴大且堅實的一個過程,自身的權益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密切關注勞動合同法修訂的情況,明晰各項細化的內容,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方案,主動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知覺履行自身的義務,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并且根據生產實情給予勞動者合理的勞動補償,樹立陽光正面的企業形象,獲取人才競爭戰略制高點,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到企業中來,提高企業人才軟實力。
(二)充分尊重勞動者,完善勞動規章制度
在新的《勞動合同法》中,勞動者被賦予了與企業管理者同等的法律地位,在企業制定、修改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相關的規章制度,或作出相關重大決策時,應該經職工代表大會表決,或者經全體職工討論決定。比如說薪酬制度、勞動與休息時間、保險福利、人力資源培訓、勞動紀律等事件,都與勞動者的權益息息相關,企業在進行上述事件的決策時,應該與職工站在平等地位上進行討論與協商,提出方案供職工參考,并加以表決,才能夠最終形成。
(三)強化證據意識。合理保存書面證據
勞動合同法的制定,為勞動者提供了一個保護屏障,使得勞動者的底氣越來越足,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企業的權益就受到了損傷。在新的法律體制下,勞動者與企業因勞動關系走上法律平臺的事件越來越多,這說明社會勞動關系逐步趨于合法化,而與此同時,企業也應該在遵守法律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做好自身權益維護工作,強化證據意識,在日常工作中,保存勞動關系相關文件,比如說簽訂勞動合同時的職工簽名,這些都屬于書面證據,是具有法律效用的。
三、結語
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培養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提高自身綜合國力的重要模塊,而人力資源則成為了與經濟資本、公司規模等并重的衡量一個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給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極大的壓力,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對于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具有積極意義。勞動合同法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依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正式頒布執行后,人力資源管理內容及依據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對此企業應該作出積極的應對,依法治企,充分尊重勞動者的權益,與員工共同創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