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摘要]由于建筑行業市場的不斷改革,使其具有強烈的行政色彩的定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建筑業市場化改革的實際需要,除此之外原來的定價方式對商品價格的市場規律也有比較大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由于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存在,對工程造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斷加強工程量清單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
一、工程量清單計價優點
(一)強化招投標工作管理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根據市場發展的需求,提出來的與我國實際國情相符合的計價方式,有利于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能夠實現對工程造價全過程的動態控制,招標人保證工程量清單的準確程度。如果工程量清單中存在漏項等問題,那么招標人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所以,招標人在工程量清單編制階段,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來保障清單的準確程度。
(二)加強施工管理
投標人必須根據工程量清單對建設過程中的各項費用進行考慮,選擇科學的施工方法、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施工管理。有效地降低施工單位生產成本,確保企業利潤。
二、采用清單計價建設單位的造價控制方法
(一)優化清單計價模式中計量工作
從清單計價模式自身方法和系統來看,根據前述計量存在的問題,清單計價模式應進一步適應市場形成工程價格的需要,保證計量結果準確性。首先,需要梳理清單計量規則中相似或相同項目計量方法、單位的沖突,盡量避免同類的項目在不同專業下的計量方法和單位的差異,梳理各專業清單項目設置和計量計算規范,針對同類項目計量存在的差異,以便于計量計價的原則統一計算單位和方法,降低計量的復雜程度,提高工程計量的準確性。其次,按照工程生產實際整合部分清單項目列項,如同標號混凝土構件現場澆筑施工,現行清單編制按照不同構件劃分為混凝土梁、板、柱等清單項,而實際施工中相同標號混凝土結構構件澆筑相同或相似。
(二)控制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
對于施工階段而言,是工程主要的費用支出階段,建設單位必須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控制工程造價。建設單位要積極與監理單位溝通,形成現場的管理合力,得到監理單位的支持按照建設單位的管理目標共同發力。要求監理單位完成全部的計量審核工作。對于每一次現場簽證都要慎之又慎,建設單位要制定詳盡的清單核對工作,并對其進行二次復核。在施工過程中還要對設計變更進行嚴格的管理,避免施工單位在完成設計變更的同時,達到追加工程造價的目的。對于很多建設單位而言,施工單位的索賠是要時刻注意的,索賠是很多施工單位增加利潤的有效手段,但是這會直接增加工程造價,使得建設單位的管理目標不能實現。
(三)竣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竣工階段是工程造價控制的最后環節,此階段參建單位應該完成了合同約定的工程內容,且質量標準,進度情況都在合同約定范圍內。在進行后期核算時,建設單位的相關管理人員要合理確定工程建設中發生的實際價格,尤其是每一項單價都沒有超出工程造價限額,建設單位要清單計價方式是否與合同計價方式一致,建設單位還要將涉及到工程變更的全部材料進行一一審定,確保相關內容的真實性。
(四)編制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
(1)收集清單編制依據:編制前,應根據業主委托,搜集完整的清單編制依據,包括施工圖、標準圖、現行技術規范、清單規范、省市造價管理部門的規定、工程發包規劃等,為編制清單創造條件。
(2)熟悉資料:在計算清單工程量前,首先完整全面掌握項目情況,熟悉施工圖設計和技術規范。
(3)對施工圖設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據統計分析,80%左右的建安成本在工程設計階段定形,因此作好施工圖設計技術經濟論證,是控制工程造價、降低建設成本的關鍵。造價工程師在熟悉施工圖以后,應檢查設計是否存在技術缺陷,根據經驗,對施工圖設計的技術經濟合理性進行評價,提出優化設計建議,為完善施工圖設計提供參考意見。
(4)計算工程量:在對施工圖設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后,開始工程量計算。工程量計算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工程招標的質量、預算控制價的準確性,因此造價工程師應在熟悉資料后,根據規范規定,嚴格按分部分項清單名稱、工程量計算規則、計量單位計算清單工程量,清單工程量采用計算機算量軟件和人工手算相結合的方式計算。
(5)編制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和措施項目清單:在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經三級審核無誤后,造價工程師應用清單軟件,按項目編碼將各分部分項名稱、計量單位、工程數量、工作內容、項目特征、措施項目等內容反映到工程量清單中,列出措施項目清單。
三、結語
以工程量計價清單為切入點,深入探究了對于工程造價不同階段的控制方法。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在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新的計價模式。相較于之前的定額計價有著獨特的優勢,能夠實現對工程造價全過程的動態控制,提高工程造價的管理水平,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