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晨
[摘要]雖然我國在電氣工程領域的相關技術工藝已有了巨大提升,然而與國外企業的先進技術相比,工藝、施工方法等還是有著一定差距,因此,應該對先進工藝予以重視、研究、創新,使得我國的電氣工程領域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本文將對電氣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電氣工程;創新與發展;防雷接地;等電位連接
一、防雷接地施工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全世界各大城市爭先構建數字化城市,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這些建筑中采用了大量的電子設備,這些電子設備的種類繁多,功能千差萬別,耐壓情況也不盡相同,致使雷電災害導致頻頻發生。據統計,雷電對電子設備的損壞占設備損壞因素的比例高達26%,防雷過電壓已成為具有時代特點的一項迫切的施工技術要求。
目前我國的防雷接地技術,比之傳統的防雷接地技術,更為安全可靠,技術、工藝也更加科學系統。通常防雷接地是將防直接雷的接閃器利用鍍鋅圓鋼為避雷帶,設于建筑物頂部屋檐上,凡屋頂裸露的金屬構件和金屬管道均需與避雷裝置焊接。引下線利用兩根框架柱主筋進行連接,引下線與避雷帶均通過預留埋件焊接,引下線與連接處主筋均需焊接牢固,并于室外地平下0.8m處由預留埋件焊接出,并出墻外皮1.0m以上,另在建筑物四角結構柱距室外地平0.5m處各預留暗裝斷接卡子盒與柱主筋焊接。設置基礎鋼筋網和樁筋,通過基礎鋼筋網和樁筋的防雷作用,作為電氣防雷的接地極。同時,通過建筑物樁臺進行接地連接線的設置,既能減少材料損耗,降低施工成本,還能通過建筑物樁臺的板外圈鋼筋更好的起到防雷作用和電氣接地作用。環行連接線要與建筑物樁臺的主要支撐鋼筋進行焊接,保證焊接的穩固、可靠。不能出現松動間隙等情況,影響防雷效果。電氣防雷技術的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歐姆,對于達不到要求的,還需增加人工接地極。配電箱應根據設計要求加工定貨。暗裝配電箱根據預留洞口尺寸,找好標高、水平、豎直,并用砂漿將箱體周邊填嵌密實。避雷針或避雷網必須要安裝在對應位置。安裝時應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參照設計標準進行安裝。固定牢靠,且防腐良好。同時,保證底座支撐系統的水平。
避雷網的布設應按照設計要求,禁止擅自改動。材料進場時,應對材料進行必要的檢測,避免出現偽劣產品進入電氣工程。避雷針上的標志性燈具,是電氣工程避雷技術實施作用的重要部分,必須保證燈具安裝牢固,亮度穩定。避雷網的支撐系統要進行均勻布置,保證受力的平衡,不得出現歪斜和倒塌。
接地電阻的大小,參照國家相關規范: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小于10歐姆,第二類建筑物小于10歐姆,第三類建筑物小于30歐姆。
對于攔截方面的設計,具體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以及安裝避雷裝置。信號傳輸線的屏蔽,長距離傳輸的室外電纜,其最外層的保護套要多點可靠接地;長距離通信的室外光纜,其加強筋應在中心機房、接入端做到多點可靠接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信號傳輸(視頻信號、控制信號等)要盡可能選用光纜傳輸替代傳統電纜傳輸,阻斷感應提高系統的安全及穩定性。
二、等電位連接施工技術
由于建筑內有各種線路管道,若不進行等電位連接,這些進出建筑的管線會將直擊或感應的雷電波引入建筑物,從而對建筑設備進行破壞。各種進線與設備進行等電位連接之后通過地線釋放雷電流,從而起到保護設備不受損害的作用。但是因進線與設備外殼之間實際上是準等電位,因此浪涌保護器都會有一定的殘壓存在,所以應盡量選用與設備絕緣耐壓水平相匹配的浪涌保護器,以便達到更好的防雷目的。采用等電位連接不僅提高建筑物以及內部設備的避電能力,同時也降低了防雷設計對接地電阻的要求,從而減少了施工投資,降低了施工難度,特別是對于土壤本身電阻較高的地區,等電位連接的意義更為突出。
等電位的連接一般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與大樓內外的各種外露的大型金屬物體做可靠的電氣連接,且引線越多越好。引下線越多,相對流經各條引線的雷電流就越小,相應減小了各條引線周圍產生的電磁感應強度。同樣,雷電流的減小,也使得引下線上可能產生反擊的瞬間電壓值降低。在實際施工中利用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防雷裝置引下線,外圍圈梁的主筋作水平均壓環鋼構架和混凝土的鋼筋應相互聯接,形成一個大的等勢體的水平均壓環。水平均壓環可以有效防止側擊雷對建筑內設備的損傷,又起著均衡各層內電位的作用。它不僅均衡了引下線通過不同強度的雷電流而產生的電位差,還起到因各條引下線及金屬管道存在分布參數而感應生成的雷電高壓。
除了上述部位需進行等電位連接,對于高于滾球半徑(H)高度的外墻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均應與防雷裝置連接。以及屋面上所有可能遭受雷擊的金屬裝置,都應該就近與避雷帶、避雷網進行等電位連接。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電氣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電氣工程設計到建筑工程的各個方面,具有著極高的綜合性,涉及到管理技術、工程技術、組織技術。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電氣工程施工技術在我過獲得極大的發展,但是在國際同行業技術水平上,我國電氣工程施工技術仍然處于劣勢,需要對我國電氣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創新與改革,從而滿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需求,促進了我國電氣工程施工技術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