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卓然
[摘要]在基礎建設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各行業領域對用電量需求的增加,變電站數量正在逐年的增加。而變電站的優化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眾多企業的發展。通過對變電站給排水系統的優化設計,可以實現變電站的安全穩定的生產工作,繼而保證各各行業領域的平穩發展。本人通過多年工作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對變電站內給排水設計行之有效的優化措施,在本文做一些簡單論述。
[關鍵詞]變電站;給排水設計;消防;優化
一、變電站內給排水設計的難點
變電站作為電力、工業等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行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來說,它的給排水設計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的難點。一是周環境帶電設備眾多,在給排水管線布設安裝過程中需要考慮眾多因素。如與眾多變電設備的安全距離、發生滲漏時設備保護問題、防止觸電事故的檢修空間問題。二是排水條件差,變電站選址時一般會在偏遠的郊區,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和地址條件影響,而造成排水條件差等問題。
二、變電站的給排水系統介紹
在變電站給水系統運行時,一般是采用與市政給排水結合方式,進站后分消防用水和設施用水兩路,分別設置消防與設施用水水表。而無法采用市政用水的地區采取深井取水,以滿足站內用水需求。
變電站的排水系統主要分為兩類,污水排放和雨水排放。雨水系統主要通過收集一處理一排放這個過程來實現。污水排放主要是指設備工作用水排放和工作人員的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通過化糞池的簡單處理,在進入市政污水管網進行排放。而變電站設施在主變壓器發生故障時或檢修維護時會產生變壓器油,站區內在設計時會設總事故油池,事故油經排油管道引入總事故油池,經油水分離后,廢水直接排入站內污水管網,而變壓器油則進行回收利用。
三、變電站給排水設計的優化措施
(一)給水系統的優化
1.優化給水量及水源
變電站內用水由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組成。變電站內部的生活用水量一般為1.50m3/d。在城市變電站給排水系統設計優化中,我們需要首先確定合理的引水方案。而對于邊遠地區的變電站來說。設備用房建筑面積不大于3000m~的變電站,應參照GB50229-2006《火力發電廠及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和GB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的規范要求,變電站內可不設消防栓系統。變電站區域的生活用水可以取自水井。井管一般采用鋼質材料,管徑要求為DN35~DN50之間。同時在深井內安放水泵,水泵揚程控制在0.3~0.5Mpa,流量控制在5~10m3/h。
2.優化給水管網及設施建筑
按規范要求,變電站給水管道通常采用PPR管道,管材連接采用熱熔方法。但為滿足消防要求,其給水管道一般采用無縫鋼管或鍍鋅鋼管,同時管道需要做防腐處理。另外,還需要在管道路徑上設置閥門井及給水栓等。
(二)排水系統的優化
1.生活排水
由于一般變電站內工作人員較少,其需要處理的污水量也較小。所以在城市變電站排水系統設計時,我們可以選擇經化糞池處理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網系統。而對于地理位置偏遠的變電站,我們可以先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水質如果滿足《城市綜合污水排放標準》的規范要求,則可直接將污水引入周邊的污水排放點進行排放。
2.雨水排放
變電站內的雨水通常采用有組織排放方式,即通過設施收集雨水,并逐級匯入雨水泵池。收集到的雨水經水泵加壓后排人到周圍可靠的排放點。如變電站所處地區有市政雨水管網,則可直接選擇就近接入方式,直接排放。且在站內道路地面材質選擇時,優先選用滲水性材料,以降低雨水排放量。
3.設備用油水排放
由于站內有大量變電設備,且大部分設備均配有冷卻用油,因此我們在設計時還需考慮設備事故漏油等情況。在此類排水設計時,我們還需增加一項排水構筑物——事故油池。通過對水油的密度不同而產生的分層沉降效果利用,而達到油水分離,進而避免設備用油污染周圍環境。
4.消防系統的優化
由于變電站內設備的性質,發生事故時容易引發火災,且電力設備發生的火災,滅火方式不能采用常規處理方式。因此,我們在設計時需要把站內帶電設備的滅火措施變成泡沫滅火等處理方式。同時,對一些設備密集,人員難以靠近的區域,應選用干粉滅火器或者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等。并在站內布置火災報警系統,實現全天監控,以達到提前預防的目的。也可以采用與滅火系統聯動的操作方式,盡可能防止火災發生時對建筑物進行保護,實現有效的滅火目標。
四、結論
綜上所述,城市建設的不斷的發展,變電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變電站的給排水設計優化不僅提高站內設備的工作效率,還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所以,變電站的給排水設計優化變得十分有意義,在保證變電站正常運行的時候還要做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防災、防事故等要求,減少事故發生及系統檢修造成的損失,從而保證變電站的正常穩定運行,繼而實現人民生活質量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