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蔣淳懿
【摘要】中國是現今世界打火機最大生產國,卻面臨內憂外患,特別是國內經濟發展大好的前提下,打火機出口的利潤卻不斷減少。因此,本文擬探究探究和中國打火機出口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對策。
【關鍵詞】一帶一路;打火機;中國;出口
一、中國打火機出口現狀
2017年,中國打火機的出口總量為50.4億只,但中國打火機出口總量來看,整體呈下降趨勢,出口總值連續五年嚴重負增長,且出口的國家多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因此,中國是世界打火機最大生產國,卻不是最強國。2013年以來,中國國內宏觀經濟發展大好,但打火機出口發展卻仍處低迷。
二、中國打火機出口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創新
首先,中國打火機出口企業規模小,缺乏創新能力和自有專利。現有的低端打火機難以維持長期足夠大的利潤,而國內的打火機企業又沒有能力自主研發新型的打火機,或是研發的打火機無法達到發達國家的準入標準,以至于受限于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和標準。而購買國外的專利或加大自主研發力度都會增加生產成本,使得利潤空間更小,相應提高售價則會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相應下降。
其次,我國專利保護意識薄弱。尤其是中小型打火機生產廠商缺乏專利意識。
(二)成本優勢減小
中國能夠繼日韓之后成為世界打火機基地的重要原因就是價格優勢。打火機產業不同于其他產業,它的生產是逆向的,由定價決定成本。1元人民幣的售價決定其中的每一個部件都要受限于這1元人民幣,因此,中國打火機出口產業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成本增加;社會對生態環境開始重視,原材料和生產成本增加;發達國家提高技術標準,創新研發成本增加,使得中國打火機生產企業的成本優勢不斷減少,在無法提高售價的同時,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
(三)國際貿易環境日益惡化
歐美國家再次奉行重商主義,這對于中國的外貿行業,尤其是打火機出口這樣的低端制造出口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隨著逆全球化和全球經濟下行,國際市場對于中國打火機的需求自然減少。更隨著各國保護其國內的廠商的浪潮再次卷起,反傾銷訴訟和技術性貿易壁壘層出不窮;泰國、越南等東南亞新興打火機制造國家的興起,中國制造走向全球遇到了又一個坎。
(四)缺乏政策支持
相對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大環境,國內的行業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十三五”來,政府減少企業負擔,推行供給側改革,給國內高技術制造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打火機出口行業卻未能得到較大的重視,再加上打火機屬于易爆危險化學產品,在進出口和生產方面都有各種各樣的限制。國內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相對應的機關機構進行對接援助,中小型企業難以獨立面對國際糾紛,不僅喪失了擴大市場的機會,更使得一些中小型打火機生產廠商無法生存。
二、提升中國打火機出口的對策
(一)企業方面
中國打火機出口廠商,面臨著成本上升、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加之缺乏品牌效應,自主創新是企業繼續生存下去的必要手段。不僅如此,企業還要加強內部管理,控制成本,即使單一產品也能做到極致。注重打火機的基礎功能,拋開華而不實的新功能或是包裝,以最低的成本,最優質的打火功能一樣可以占領市場。
(二)行業方面
打火機行業協會作為一個民間組織,比政府官方更適合參與多種形式的商業活動,協會內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也能加強資源共享,共同研發創新,共同承擔開發成本,減少了單個企業的負擔,更能充分運用產業集群帶來的規模效益,使行業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全國打火機協會制度,才能有效地防止內耗,也能共同承擔更大的風險和利益,為中國打火機出口打開局面,改善貿易環境。
(三)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應當發揮監管作用。打火機作為危險品,更需要政府有效的管理監督,督促企業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鼓勵創新,打擊假冒偽劣、仿造仿制,保護專利權所有人的利益不受侵犯。其次,政府應當發揮推動作用。及時將國際最新的打火機行業相關的動態和標準引進國內,大力推廣最新國際標準,確保國內打火機生產的標準與時俱進,并及時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支持和政策指導,海關加大對打火機行業的宣傳和扶持力度,起到出口預警和政策引導的作用。最后,政府應當發揮橋梁作用,相關部門要加強與打火機行業協會、企業之間的溝通、通力合作,在信息收集、出口預警等方面做到互補互助,也要主動推進、支持民間企業協會的建設,參與、監督。
參考文獻
[1]羅峰,張杭斌,張青鋒.促進質量提升,提高供給水平——浙江省慈溪市打火機行業分析報告[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7(04):56~59.
[2]姚明月,胡麥秀.技術—環境壁壘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理論模型與我國打火機企業案例分析[J].上海管理科學,2014(06):28~31.
[3]黎謐,黃文麗.基于GEM模型對湖南邵東打火機產業集群競爭力的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19):464~465.
作者簡介:王洋,女,山東淄博人,博士,上海電機學院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蔣淳懿,男,上海人,上海電機學院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