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希哲 胡永芳 陶燕
摘 要:氣排球是一項新興運動項目,強度不大,容易上手,還可以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合作意識,把氣排球課程加到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體系中,符合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更能促進排球項目的發展。隨著國內大學生氣排球比賽常態化,廣東省大學生氣排球聯賽也即將和室內競技排球一樣加入到大學生運動會中,組建一支氣排球比賽的隊伍為校爭光也應當提到日程上來,因此開展氣排球的教學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廣東省 氣排球 高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a)-0128-03
Abstract:The balloon volleyball is easy to study and owns moderate strength, meanwhile it can raise student a group-based concept. Taking balloon volleyball as a choosing curriculum into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in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meeting the need of the educational revolution but also the sports development. As the sport competitions among universities in China become more routine, the balloon volleyball game will also join the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Meeting as same as the Competitive volleyball, as a result of that, building an balloon volleyball team is an necessary way to bring university with glory. From what have been discussed above, a 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teaching balloon volleyball in universities has its own hug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Key Words:Guangdong Province; Balloon volleyball; College education
1 氣排球概要和開展現狀
1984年,氣排球運動出現在我國鐵路系統離退休職工比賽中,非常適合老年人參與。氣排球本身輕且質地柔軟,不易傷手,而且規則簡單易懂,技術動作要求不是很苛刻,容易上手,又具有較高的娛樂性和一定的教育功能[1]。現如今氣排球已經作為一項體育比賽項目加入到各類賽事中,目前,全國性的氣排球比賽主要有全國老年人氣排球交流活動(或稱比賽)、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氣排球項目交流活動、全國老年人氣排球之鄉交流活動、全國女排宿將(或元老)氣排球賽、全國氣排球邀請賽(或公開賽、夏令營活動)等5種類型[2]。不僅僅如此,氣排球比賽在年輕人中也舉辦的如火如荼,近幾年國內大學生氣排球比賽常規化,廣東省內比賽也即將和競技排球一樣加入到大學生的常規比賽中,組建氣排球參賽隊代表學校參加比賽,也成為每所高校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廣東省有關的體育職能部門也在加緊籌建氣排球協會,由此可見,氣排球運動具有安全性、娛樂性、競技性和可推廣性,因此在高校開展氣排球的教學有著其必要性。據統計,室內排球依然是廣東省各大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的主要課程,氣排球在大部分高校并沒有被列為公體課的運動項目,有少數高校把氣排球列入選修課,在全國范圍都沒有高校正真開展氣排球公共體育課教學[3]。現今廣東省高等學校中開展氣排球選項課的學校不多,甚至大多數學生對氣排球項目了解甚少。
2 氣排球選項課開展可行性分析
2.1 氣排球與排球的差異
(1)氣排球的安全性氣排球以其經濟、簡單、安全、靈活、趣味、方便等優點可以良好的適應各個年齡組的人參與,其中以表1顯示出其與硬排球和軟式排球的物理特點,可以明顯看出氣排球是3種球類里面最柔軟且球速最慢的一種,最易讓初學者和老年人參與到其中,也就意味著其具有普遍推廣性,這同時符合《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要求。同時由于氣排球的物理特性使初學者不會產生畏懼心理同時可以保證其正確的姿勢以達到技術層面上的最大提高,王革曾在一篇研究中發現有90%的同學對硬式排球墊球產生畏懼的心理,有99%的學生在初學墊球時感到疼痛。 而氣排球組無一人有類似情況。有56%的同學在練習硬式排球墊球時有屈肘動作或墊球部位不正確,氣排球組只有12%[3]。
(2)氣排球價格不高,而且耐打,經濟實惠,參加氣排球運動,投入比較小,一張球網也只需幾十元就可買到,符合大眾的消費心理。另外,氣排球運動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是有一塊平整且沒有障礙的地面,室內室外都可以,另外籃球場,室內排球場,羽毛球場等都可以開展氣排球運動,球網高度、比賽規則可以根據參加人員的情況靈活改變[4]。如今各高校都積極建設學校的設施,羽毛球場、籃球場、硬式排球場大部分學校都具備,若把氣排球加入到高校的選項課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場地,另外也可以調動更多的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中,豐富體育鍛煉的項目,也響應國家對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和要求。
(3)氣排球的簡單易行性 參與氣排球運動,不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比賽的強度可控,技術戰術方面也較為簡單。即使從來沒有參加過氣排球運動的人,也很容易加入到氣排球比賽中,號稱是“一小時學會,一天之內可上場比賽”的運動項目,這樣更能夠讓大學生能夠在這個項目上做到“先參與,后學習,再進步”。有些原先一直從事排球運動的老運動員,年齡的增長,身體運動素質的下降讓其很難繼續參加傳統的排球項目,只能夠觀看比賽。也結束排球項目的運動壽命。 而氣排球運動的出現,又讓他們重拾信心,重新返回球場,在運動中感覺到“我還行”,找回了排球運動帶給他們的愉悅感。從目前我國開展的各項氣排球比賽來看,氣排球運動已經得到了良好的推廣并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也從老年人群的活動傳播到中青年人群中[5]。
(4)氣排球的團結合作性氣排球規則和硬式排球規則部分相同,一個人不得連續觸球兩次,這樣迫使本方隊員必須有協作精神和配合意識才能打好比賽,墊球、傳球、扣球3個環節必須有人積極主動承擔,每個隊員的角色分配以及隊員互相鼓勵都是打贏一場漂亮的比賽所必須的條件,同時球速相對較慢以及技術要求不高等特點,使隊員們對每一次得分或失誤后有時間調侃一番,重新布局又重新進入比賽。在如今高速發展的時代,團隊合作精神是在新世界闖出一番天地的必備條件,藝術體操是培養青少年的團結合作意識的一個典范[6],作為集體運動項目的氣排球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
2.2 目前高校主要體育公共課及對比下氣排球的可發展性
現在各高校的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教學內容往往只有傳統的三大球項目,加上健美操、羽毛球等項目,學生喜歡的網球、乒乓球、游泳等項目由于種種原因很難開設[7]。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場地有限制,沒有那么多的場館供學生上課及課下使用,而且傳統的排球項目教材陳舊,教法單一,學生興趣不高。在調查中的8所學校,擁有排球場的有8間,羽毛球場的5有間,籃球場的有8間,不難看出幾乎所有學校都具有至少其中的一種場地,故利用這些場地進行氣排球的教學不僅僅增加了普通體育課中的趣味性同時也符合當代體育教學改革中結合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的理念[8]。
2.3 廣東省現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情況
在一項關于廣州大學城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調查中顯示,整體水平不容樂觀,各項體質健康指標低于全國整體水平[9]。故想要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不僅僅只是用一些規定來約束其從“宿舍走向運動場”,更應該從興趣方面抓起,延續其運動生命。故緊緊抓住體育教育的改革的思想,打破各高校之間只想為學校爭光培養個別競技體育能手而忽略大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的舊思想。隨著現代社會的競爭日益加強,當今高校的大學生,所面臨的學業壓力、人際關系壓力、就業壓力等越來越大,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嚴重影響到大學生身心健康,把輕松快樂的輕體育項目作為教學內容,不僅僅可以提升其身體素質同時可以加強心理調節能力[10].故從興趣入手,將氣排球加入各個高校的選項課之中,培養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運動技能,是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有力支撐。
2.4 廣東省發展氣排球課可行性分析
氣排球作為一種“軟”運動,運動量較小趣味性較高,很適合在常年普遍高溫的廣東地區,不像諸如跑步、籃球等一系列較為劇烈的運動,在炎熱的天氣下會使人出汗過多而出現中暑的癥狀;同時在經濟發展較為前列的廣東省,各地區的體育設施較多,擁有羽毛球場排球場等可開展氣排球運動場地的高校占多數,氣排球不僅僅可以使這些設施最大化的利用起來,而且能夠保障每一個學生在未來畢業之后還能繼續參與這項運動并帶動周圍不太熟悉氣排球的人。現如今,氣排球具有如此多的優點卻還未得到較好發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學校沒有開設氣排球課程[11],若今后將氣排球作為一種選項課加入到各高校的公共體育課中去將會使氣排球運動得到高速發展。
3 結語
氣排球運動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具有安全性、娛樂性、競技性和可推廣性,適應現代人的體育運動理念,符合大眾健身的要求,有著獨特的價值和深厚的群眾基礎,符合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的開設的宗旨和要求,既豐富了排球的教學體系,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 楊峰.新興的氣排球運動[J].中國排球,1996(1):23-24.
[2] 劉利鴻,葛春林,孫平.我國氣排球運動推廣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11):38-41.
[3] 胡秋艷.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公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8):87.
[4] 王革.軟式與硬式排球技術教學實驗對比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8(2):248-249.
[5] 余勇.福建省氣排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研究[D].集美大學,2014.
[6] 龐丁.談青少年團體合作精神的培養[J].青少年學刊(山東省團校學報),2010(6):62-64.
[7] 花玲云.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1(36):149-150.
[8] 林永平.我國大學體育課程內容設置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華少年,2016(21):289.
[9] 盧世杰.關于廣東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改善途徑的調研[J].新課程學習,2013(7):203-207.
[10]徐向榮.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與改革思路探析[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4):159-161.
[11]榮云.廣州市社區開展氣排球運動的可行性探析[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