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純 李國輝
【摘要】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具有網絡化和智能化特征,在地鐵系統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為地鐵站設備提供用電,是整個車站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闡述了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設計原則,并結合設計原則,分析了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在地鐵系統中的具體運用現狀,具有一定參考應用價值。
【關鍵詞】地鐵;系統;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分析研究
一、前言
隨著人們出行頻率越來越快,人們對交通設施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伴隨地鐵線路在各個城市開通的范圍越來越廣,車站內供電系統的穩定性變得更加重要。供電系統的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整個地鐵系統的安全運行,在供電系統失衡的情況下,地鐵系統內全部設備將因無法得到供電支持而癱瘓,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困擾。在對地鐵供電系統穩定性能逐漸提高的同時,人們也在不斷優化地鐵智能低壓配電系統,使之智能性與可靠性更符合地鐵運行需求。通常而言,地鐵低壓配電系統中包含兩部分,其中降壓變電所低壓主要為監控或扶梯等設備供電,環控電控電壓則主要針對通風空調系統供電。電力企業部門需要加強對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重視度,根據其特點,不斷提高其性能與運作效率。為了進一步優化地鐵智能低壓配電系統性能,首先,需要對其特點及設計原則等基本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時,還需具體分析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實際應用狀況。只有基于一個統籌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二、低壓配電系統的主要特點
地鐵系統的建設是在地下,其中包含的子系統比較多,整個系統的實際運行比較復雜。由于地鐵屬于公益性公共建筑,要求在供電及低壓配電中具備良好的性能。同時,在地鐵實際運行中,各個子系統的運行需要緊密配合,例如空調機組、冷水機組等設備,與廢水泵等水泵設備需要進行協助,共同實現地鐵內部系統的正常運行。首先,多種系統設備要求車站設備監控系統,火災報警系統在車站綜控室進行控制。其次,地鐵照明系統分類較多,且系統的各項功能比較完整。例如地鐵系統中的照明功能便具備多重功能,分別有正常與值班照明,以及緊急情況時專用的應急照明。除此之外,地鐵照明系統的照明方式各有不同。例如正常照明中還細分有區間照明、節電照明或廣告照明等。而專用于緊急階段使用的應急照明,也將根據具體需求提供備用照明或疏散照明等。
三、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設計原則
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在地鐵中有重要的應用性能,在設計初期需要注意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首先,在整個設計前需要考慮此系統的具體應用性能,充分結合其實際應用特征進行設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智能低壓配電系統需要具備遙測、遙控、遙調等多重功能,均屬于智能應用行列。因此,為了促進地鐵交通供電系統更加智能化,首先,智能低壓配電系統設計需要注重其自動化特征,要求設計師需要結合實際應用情況,對于細節自動化設計遵循一定的高標準。其次,在設計過程中,要求智能低壓配電系統能實現實時監測,確保在實際運行中發現能及時解決。最后,由于地鐵中系統眾多,各線路綜合比較繁雜,因此智能低壓配電系統設計應遵循簡便原則。在不影響其安全性能的同時,將操作步驟簡化成易操作形式,讓整個運作更加便捷。
四、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在地鐵系統中的應用
(一)智能斷路器的應用
通常而言,智能斷路器屬于高性能電氣設備,通常以模塊式結構進行安裝,具備測量、監控等多項優點。在地鐵智能低壓配電系統中,智能斷路器的應用比較廣泛,對于加強地鐵低壓配電系統性能有重大作用。智能斷路器會根據監測出的故障電流,來選擇合適的操作模式。在應用智能斷路器過程中,當地鐵配電系統出現故障時,繼電保護裝置發出分閘信號后,智能斷路器的智能識別模塊,將會根據當下智能斷路器運行模式選擇合適的操作參數,以便能迅速解決地鐵配電系統故障,從而繼續投入運行狀態中。
(二)現場總線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現場總線在地鐵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應用也越來越多。通過應用現場總線技術,能較好地實現系統內部與電氣設備的數據共享,在數據共享基礎上,有效促進系統數據的實時更新。系統數據得到更顯,便能幫助操作人員對電氣設備進行有效監測。在應用現場總線后,地鐵智能低壓配電系統設備信號傳遞不準確問題也得到一定緩解。現場總線通過通訊的數字化,實現了地鐵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高性能化。另外,現場總線還具備經濟實用的應用優勢,在應用中提供了極大的操作便利,因此,地鐵系統操作中需要加強對現場總線技術的重視。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交通行業中的供電及配電性能,逐漸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重點問題。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在地鐵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人們對其運用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可靠性運用研究,是電力企業部門當下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隨著將來人們出行頻率越來越多,對地鐵交通行業的便利性與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相關人員需要投入研究,研發更多高效的新興技術,以推動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建紅.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在地鐵中的應用[J].電器與能效管理技術,2010(01):20~22.
[2]宋新啟.基于智能低壓配電系統的地鐵配電電能管理系統[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2,15(12):114~116.
[3]紀強.智能低壓配電系統在地鐵中的應用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2):283.
作者簡介:李長純(1982—),男,吉林榆樹人,本科,研究方向:軌道交通項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