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海
【摘要】加強學校管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是新形勢下學校建設的基本內容,也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要求。文章以寶興縣靈關中學為中心,從學校管理與素質教育兩個出發,對靈關中學發展方面進行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學校管理;辦學質量;素質教育
在新形勢下,素質教育作為學校管理的基本內容,成為衡量學校辦學效益和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關鍵性階段,是高質量高等教育的基礎,對此,中學學校管理必須始終圍繞素質教育為中心,緊緊抓住教育重建和均衡發展兩大機遇,樹立新思想、新理念,全面尋求管理質量和辦學效益的突破,努力辦成優質中學,全面推進學校育人、育才目的,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
一、圍繞一個愿景
優化辦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益旨在“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在具體的學校管理過程中,明確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宗旨,整合優化教學資源,改善教學環境,創設具有特色化、創新性的學校。一是深入挖掘區域文化特色,加強社會教育資源和學校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提升教育的實效性。二是重視師資隊伍的構建,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三是注重德育教育,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四是改善教學環境,打造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特色學校。
二、堅持“三步走”發展路徑
加強學校管理,推行素質教育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學校應結合自身的發展特色和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制定發展路徑,以保障學校管理工作有序、穩定的開展。從靈關中學的發展現狀來看,主要圍繞“三步走”進行。一是加強專業教師和優秀學生群體的建設。從學校常規管理出發,圍繞教學中心工作,真抓實干,以科研為依托,全面提升學校管理質量,提高師生綜合素質,確保素質教育有效展開。二是實行民主管理,以人文本,以理服人,以科研為先導,全面增強教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和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實現教師群體的自我價值。為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奠定基礎。三是注重學校發展內涵,重視對專業化、特色化、創新性學校的打造。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管理,從教風、學風、校風等方面出發,提升校園凝聚力和向心力,優化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進行,使學校建設與管理全面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符合區域辦學特色和發展要求。
三、實施“四大行動”
第一,改善教學條件。教學條件的改善是優化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效益的一個客觀體現,在現代化教學中,學校管理也應當跟上時代步伐,不斷強化教學條件。如加強心理輔導室、閱覽室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信息化校園的建設等,加強對教學資源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學條件,為教學優質化管理與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強對教師隊伍業務能力的提升,強化教師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本著從嚴治教、從嚴治校、從嚴治師的基本原則,深入推進師德師風的建設,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綜合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氛圍,為改善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效益,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人才依據。為構建和諧、平等、民主的校園氛圍創造條件。
第三,加強教學管理的改進。樹立民主的管理思想,重視對教師隊伍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全面提高校園管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管理效果和管理質量。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過程中,遵循和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維護學生人格尊嚴,定期加強對學校基礎設施和教學活動的管理,保障校園安全與秩序,全面落實校園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重視對教職員工主人翁意識的培養,激發和調動教職員工學校管理與建設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保障教學管理的全員性和全面性。
第四,關愛留守學生的教育。深入實施留守學生關愛行動作為學校管理的一部分,需要動員學校、家庭、社會綜合的力量,積極加強留守學生工作網絡的建設,整合和優化各方面教育資源,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保障留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實現“四個提升”
第一,實現德育提升。在全面落實學校管理和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德育教育與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融合,將素質教育落實到教育根本中,堅持以“五愛”教育為主線,以行為規范為基礎,有計劃、有目的得開展德育活動,拓展德育教育內容,深化德育教育主題,全面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為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質的形成提供依據。
第二,實現智育道德提升。學校教育與管理是以育人育才為根本的,需要始終圍繞教學為中心,不斷地強化教學質量和教學質量,以全面實現學生智育的提升。一是嚴格地執行課程計劃,做好課堂規劃、編排工作,保障各科安排的合理性、科學性;二是加強對教學常規的全程管理,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三是加強校本教研活動,重視課堂的創新性和探索性,以全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第三,實現體育提升。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全面素質的提升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推進德、智、體、美、勞和諧發展中,學校管理也應當綜合體育的發展,積極開展體育訓練活動,不斷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打下基礎。
第四,實現美育的提升。美育教育以藝術教育為中心,以提升學生身心素質,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為根本。探索出一條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少年宮活動三位一體的藝術教育模式,重視對學生興趣和情操的培養,以實現學生全面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總之,學校管理工作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強化,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素質教育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郝平.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J].中國學校體育,2011(09).
[2]賴天德.學校體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J].中國學校體育,2009(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