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工記》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且非常重要的手工業技術文獻。據《考工記》記載“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此處的“百工”是中國古代主管營建制造的工官名稱?!墩撜Z·子張》中也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可見“百工”一詞早在春秋時期就已成手工業者的通稱。本文通過相關文獻對秦朝工官的分配進行淺簡研究。
【關鍵詞】工官;生產機構;鑄造
《考工記》是先秦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范和制造工藝的文獻。記述了齊國關于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范和制造工藝,對“工”的含義進行的解釋與類別闡述,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對于先秦之時的百工的解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秦漢之前的藝術,必然是無法與匠人分離開來進行討論的,工匠區別于普通體力勞動者擁有專門的工藝技能,同時又兼具創作性的探究。秦漢時期的匠作制度在先秦的基礎上逐漸完善。
秦統一中國以后,對各職務都有了統一的部署。戰國時期,各國官營手工業中都有一定數量的雇傭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營手工業中的勞動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秦對官府手工業的各種制度,如產品的品種、數量、質量、規格,產品的賬目,對勞動者的訓練和考核,度量衡的檢校等,都有詳細具體的規定。秦官營手工業非常發達,其相應的主管機構也比較多。其中主要的幾種如下。
一、工室
秦朝中央和地方均設有工室一職主造兵器,是直屬于中央的主要兵器生產機構。秦朝為了加強統治,穩固政權,大力發展軍事,故對于兵器的重視高于其他方面。同時在地方上有直屬的機構,執掌官營手工業,但有相關研究的學者也指出,工室并不單單是兵器的制造和生產的機構,工室還執掌校正衡器,而且還有執掌鑄造衡器的可能。
二、大匠
根據現存于大匠相關的歷史遺物來看,與大匠相關連的幾乎均為磚瓦之類。所以這也更加說明了大匠的工種性質應該是為掌管磚瓦建筑材料燒造的職位。秦朝之時,陶瓷的燒制雖然在先秦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但還并不能夠燒制成熟的瓷器。所以瓷器及陶器不多也不突出,同時由于秦朝建立國家的年限較短,所以與秦朝相關陶土制品極為少見。另一方面,現今能夠看到秦磚卻極為有名,而且制造工藝非常高。秦朝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著名的大型宮殿,現今我們仍然從遺址或者記載中所能了解到的,比如說秦始皇陵,阿房宮等,無不體現出當時宮殿營造之盛。大匠一職作為主管磚瓦之事的職位,重要性也可見一斑。
三、詔事
五年相邦呂不韋中戈正面有銘文為:“五年,相邦呂不韋造。詔事圖、丞蕺、工寅。”背面:“詔事。屬邦?!蓖瑫r 《器影匯編五十年詔事戈》中也有記載:五十年,詔事宕,丞穆,工中冀”??梢钥吹皆t事的職務。詔事為秦王朝的一個工官職務,有掌管鑄造兵器的職責。同時詔事也為器物的監造者之一。同時,詔事應為中央職官。其記載大多出現在兵器銘文之上,在銅鼎銘文及封泥之中也多有出現。所以職務管轄范圍較大,權力不在小。
四、右采鐵,左采鐵
根據《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鐵,左采鐵課殿,貲嗇夫一盾”,能夠查找到采鐵職務一些細節。鐵在秦漢時期,作為國家重要的自然資源,無論是兵器制造,還是農業器具的冶煉,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秦朝,為了加強統治集中皇權實行官營以加強控制,設立少府。少府屬于九卿之一,專司工官分配。同時是中央主掌鹽鐵之稅的主要機構,因此右采鐵,左采鐵也應屬少府屬官??梢娗爻俾毞峙涞膰乐斝?。
五、造工
造工一詞出現于文獻并不是很多,這個詞多出現于秦朝的封泥之中。雖然傳世文獻中沒有記載,但又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官職務,有學者認為:古代文獻記載的“草工”一詞極有可能是秦漢文物當中出現的“造工”,一職因為“草”和“造”二個字古音相近,秦漢時期?;煜褂谩5捎谀甏眠h,已經難以考證。
六、織官
《秦封泥集》中有“左織縵丞”“ 蜀左織官”等詞語記載。蜀,指的是現在的蜀地地區,自古以來蜀地的紡織業一直十分的發達,在秦時織官分為左織和右織。為執掌織造布帛等的職官。《說文解字》中也有“繒無文也,從糸曼聲”。縵為無花紋的絲織品,則左織縵丞當為左織屬官,執掌織造“縵”這種絲織品。
《考工記》開宗明義就有“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這其中一方面強調了“百工”的重要性,對于國家的發展不可或缺。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百工”屬于官府手工業。雖然《考工記》所記都是公官,但提及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對于有些工藝,并未設公官制造。如《考工記》里提到:“粵(越)之無馎也,非無馎也,夫人而能為馎也。燕之無函也,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為弓車也”。能夠看出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工業營造需要相互取長補短。這也與秦朝統一中國后的工官制度區分開來。
參考文獻
[1]聞人軍.《考工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王雪梅,衛文選.關于秦漢官制的兒個問題[J].山西師大學報,1988(04).
[3]趙孝龍,胡香蓮.秦工官考[J].黑龍江史志,2010(10).
[4]李亞明.論《周禮·考工記》手工業職官系統的特征[J].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01).
[5]曉陸,路東之.秦封泥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6]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作者簡介:何志剛,男,在讀碩士,研究生二年級,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研究方向: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