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 丁思
【摘要】當今時代,社會文化越來越具備多元化的特點,而群眾文化作為社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具備其特有的價值和社會功能。同時,群眾文化作為一種大眾參與的文化,其主要的社會功能就是其在大眾廣泛傳播的過程中,讓大眾群體能夠更好地溝通交流、實現團結互助的目的。本文主要闡述了群眾文化的價值和社會功能兩個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功能
一、什么是群眾文化
所謂群眾文化,就是指通過人們在自身工作之外參與的,以大眾為主體的社會活動所傳播的文化。這些活動一般都具備娛樂性、文化性等特點。同時,群眾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就是群眾,群眾在傳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群眾文化所具備的社會功能
(一)促進群眾溝通
當下,互聯網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在過度使用互聯網的同時,忽略了與身邊的人的溝通與交流。而群眾文化作為一種以大眾傳播為基礎的文化,在促進群眾的溝通與交流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這些有關群眾文化的活動,可以通過群眾本身進行設計并開展,有利于發揮群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將那些有共同興趣的大眾群體聚集在一起,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這些活動的有效開展,還可以豐富大眾群體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利于大眾群體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生活的樂趣。
(二)促進禮儀宣傳
禮儀作為一種在古代就受到重視的文化,一直延續至今,并且會在未來也一直延續下去。在現階段的群眾文化中,就包含著很多有關禮儀方面的內容。因此,有關群眾文化活動的展開,在禮儀的傳播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普遍意義上的婚喪嫁娶等活動,都是一種有關群眾文化的群眾性活動,都具備相應的禮儀制度。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相關禮儀的傳播。還有一些群眾文化活動,如唱歌、跳舞等,都在展示著各種各樣的禮儀文化。這些活動都是群眾自覺組織或參與的活動,群眾就更容易接受其中的各種禮儀,有利于群眾學習相關的禮儀文化并在大眾中廣泛傳播,促進人們道德修養的提高。
(三)促進知識推廣
每一個群眾活動,都會根據群眾所在的地域文化來設計,因此,這些活動都能反映當地群眾文化的獨特特點,是一個地區的標志性活動,方便當地地域文化知識的推廣。各地區不同歷史文化的積淀,給各地區帶來了各種不同特色的文化。由于這種群眾文化的傳播可以很形象生動地反映出當地的社會文化,可以方便外來游客對本地區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見,群眾文化在知識推廣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促進群眾力量的匯聚
由于群眾文化的傳播需要群眾的共同推廣,因此,在推廣群眾文化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匯聚群眾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群眾之間團結互助,有利于群眾之間感情的維護。同時,作為一種大眾性的文化,在長期開展的過程中,有利于群眾力量的匯聚,從而在傳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群眾文化所具備的價值
群眾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具備一些社會功能外,還具備一些獨特的價值,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文化價值
群眾文化的價值主要是社會文化價值,因為群眾文化是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群眾文化直接反映著社會文化。通過群眾文化的傳播,可以加深群眾對社會價值的認可與傳承,有利于社會文化價值的長遠傳播。
(二)經濟文化價值
現階段,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快,加上群眾文化產業是整個社會文化產業的一部分,群眾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態直接決定著整個社會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對于一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更加注重群眾文化產業的發展,而群眾文化產業的發展又離不開當地群眾的支持,因此,這些地區的文化產業,不僅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關注,也受到當地群眾的關注,有利于經濟文化價值的傳播。
(三)歷史文化價值
群眾文化作為一種很早就已經存在的社會文化現象,其歷史文化價值不言而喻。通過群眾文化的傳播,可以很好地促進歷史文化價值的傳承。對于歷史文化,很多人僅僅是通過教科書等理論手段來獲取,通過群眾活動傳播的群眾文化,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從實踐的角度來了解歷史文化。加之群眾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其傳播有利于群眾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歷史文化,其推廣價值非常大。
四、結語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漸被滿足,因此,人們在物質生活多樣化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的豐富性。而群眾文化的廣泛傳播為人們的精神生活增資添彩,人們在參與這種群眾文化的同時,其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滿足。同時,只有人民群眾在了解群眾文化的基礎之上,合理參加群眾活動,才能更好地體驗群眾活動帶給他們的樂趣。此外,群眾作為群眾活動的主體,一定要發揮其本身的傳播作用,讓群眾文化得到廣泛的傳播。
參考文獻
[1]徐秋萍.群眾文化的社會文化功能價值探析[J].北方文學(下旬),2012(05):228.
[2]張玉忠.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分析[J].藝術科技,2014,12(04):131.
作者簡介:徐瑾(1983.01—),女,河南鞏義人,本科,鄭州廣播電視大學,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