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爽
一、利用互聯網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現代教育主要是圍繞著“教”與“學”兩個方面,在高效率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更注重提高學生的自我探索和實踐能力。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又分為了三個環節,分別是自學環節,交互環節,實踐環節。現針對這三個環節進行具體的說明。
自學環節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主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對知識的初步掌握能力。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提前錄制視頻微課程,將教學內容上傳到相應的平臺,不僅使學生對教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而且由于視頻微課程的形式多樣化,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自學階段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可以對后續的教學工作提供不小的幫助。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相應的教學監控平臺,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相應的監控和檢查,發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提供相應的指導,提高自學質量。并且,由于互聯網知識的先進性,學生在自學階段可以及時了解環境藝術設計的相關案例,建立自己的案例庫,對后續的設計工作提供啟發。
二、利用互聯網提高教學的交互能力
交互環節是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交互環節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前期的自學環節中,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該環節得到很好的解決,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投影教學,視頻演示等多種教學方式,使得教學內容更易被學生所接受。
傳統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主要是圍繞著學生速寫能力的提高,通過素描和色彩的手段,對環境、建筑、家具等進行速寫。由于環境藝術專業的特殊性,傳統教學的前期需要對學生的速寫能力進行大量的機械練習。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相應軟件的完善,對學生的速寫能力的培養可相應的弱化。在交互教學環節中,應該及時摒棄傳統教學中不相適應的部分,在保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理論知識的學習,著重于提高學生對軟件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也應該提高自身的能力,培養自己的專業敏銳度,通過互聯網及時的了解環境藝術設計的先進知識,引導學生對于軟件的學習,使其接觸到本專業最為前沿的知識,彌補掉傳統教學中知識滯后的缺點,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與國際接軌。去發現當下的市場波動和市場預期,在方案設計中,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性,在建模階段,教師可引導學生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更容易針對學生的能力,及時的對教學內容做出調整,提高了教學階段的針對性和準確性,從而使得教學體系更為高效,實用。
三、利用互聯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環境藝術設計及教學的改革中,實踐環節是改革的重難點,如何在保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與市場接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合理安排實踐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互聯網+背景下,這一環節也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一)課程考核評價機制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大部分集中在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課程的考核也只是作業成績和期末成績之和。在互聯網+背景下,應該提高實踐能力的考核,將方案設計和線上項目參與的考核占比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引起學生對于設計實踐的重視程度,從而引導學生將藝術與科學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危機和競爭意識。
(二)軟件建模與線上項目參與
利用互聯網軟件進行建模,將課堂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利用軟件的3D性能,對設計作品的整體和局部進行詳細的分析,之后的方案優化也更容易進行。同時,教師也可以推薦學生參加線上的一些項目,在項目的設計和團隊合作中,使學生提前接觸到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工作流程,接觸到行業的頂尖人才和知識,激發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并且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學生接觸知識的渠道變得更為多樣化,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工作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在改善傳統教學弊端的同時,通過自學環節、交互環節、實踐環節與互聯網思維層層對接,將互聯網思維交織在教學的方方面面,積極促進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共總,培養出一批眼界開闊,實踐動手能力強,與世界接軌的高素質設計人才。(作者單位為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