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與發展。十九大報告中總結出,在中國實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必要的,黨的歷史不僅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可實施性,同時也證明了只有更多的人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使我們國家繼續發展,是我們國家保持和諧友善的社會。就現在的情況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備受矚目,為了更好的保證我們國家能夠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原理前行,就需要將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大眾化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適應中國,中國同樣也適應馬克思主義哲學,兩者是密切相關的。實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大眾化,不僅能促進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還能保證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本文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進行探討。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當代思考
就目前而言,我國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還面臨著一些難題,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具有的哲學原理,比較抽象,不易于理解掌握,同樣相關政府部門不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不給予相關政策的支持與落實工作。為了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作用效果發揮到最大化,首先就應該通過相關哲學研究人員對知識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不僅要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里面包含的價值觀,還要了解其內容理論。我國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與此同時,要完成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就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解決我國在快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下面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所面臨的難題進行探討,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有效措施。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中存在的問題
1.錯誤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意義
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指的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進行形式的轉變,轉變成大眾所能接受的哲學理論知識,同時也要保證其內容的不變性。但是,存在一些學者或者是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產生一定的分歧,他們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指的就是,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表層內容的學習,兩者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自前蘇聯解體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受到了很大的抨擊,也導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緩慢,越來越多的人對其不重視,并且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了不好的評論,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庸俗的。近幾年來,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入研究,發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原理屬于科學理論的一種,所以說,保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我國基層人員來說,有很多不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不足,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對深奧難懂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形式轉換,轉換成大眾容易理解的知識進行學習,促使更多的人民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不同的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需求也不相同,需要進行不斷的關注,然后進行理論知識的變化,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1]。
2.加強對大眾化變化的重視
在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過程中,要掌握人民群眾的思想變化,然后通過相關知識轉化進行學習教育。我國經濟在不斷的發展,都會社會也在不斷的變化發展,導致我國社會格局的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像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進程。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變化的格局中,人民所需求的美好生活也會發生變化,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是困難的,只有尋求適應社會變化的方式,不斷的關注大眾化的變化,才能夠更好的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2]。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實施策略
1.通過大眾化哲學理念指導實踐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人們在進行問題解決時可以采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知識,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要結合民眾的普通生活,保證人們可以充分的利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解決。為了能夠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變化符合人民需求,就需要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結合人們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正確的引導人民采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進行問題處理。在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過程中,并不需要人民進行相關哲學知識的背誦,而是需要人民能夠熟悉的利用知識進行事件的處理。通過這種方式,逐漸的增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3]。
2.改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模式
時代在不斷的變化,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方式也應該進行改革創新。在之前的時間里,往往是通過書本教學來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的傳播,這種方式只能保證少數人得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的教育,不能夠滿足社會性教育的需求。所以說,在新時代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可以通過先進的傳播媒介,通過多媒體、網絡的方式進行傳播,傳播范圍也十分的廣泛。現在人民無時無刻都在使用網絡,所以說,通過網絡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能夠更加適應人民的生活,提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力[4]。
三、結語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我國的發展產生了重要歷史意義,有效的解決了我國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能夠有效的解決人民生活中的問題。我國在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的改變,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有效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勤遠.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與社會進步[D].昆明理工大學,2015
[2]趙文丹.陳唯實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D].中共中央黨校,2014
[3]李中祥.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歷史與反思[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5.23(02):16-21
[4]顏曉峰.關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中的新問題[J].河北學刊,2018(03):16-18
作者簡介:
朱曉麗(1986--)女,漢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人,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