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
東北地區是我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當前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轉型關鍵期,通過消費拉動區域經濟,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因此,本文深入調研東北某重要工業城市(以下簡稱A市)。以A市為例,通過分析A市居民消費能力的現狀,研究A市居民消費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對提高東北地區居民消費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旦.
居民消費能力
現狀分析 對策探討
當前,東北地區處在經濟發展轉型的歷史時刻。從需求角度,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如何提高居民消費能力,不僅影響東北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還影響東北地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本文深入調研東北某重要工業城市(以下簡稱A市)。以A市為例,通過分析A市居民消費能力的現狀,研究A市居民消費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對提高東北地區居民消費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A市居民消費能力的現狀分析
(1)居民消費能力的持續增長
在A市鼓勵消費政策和相關規定頒布的有力推動下,居民消費信心顯著恢復,居民消費市場份額持續擴大。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68.3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4.1億元,同比增長10.2%;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2.9億元,同比增長9.5%;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2億元,同比增長11.8%。A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5101.7元,同比增長5.42%。居民消費能力的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推動作用和市政府工作的促進作用,A市政府緊緊圍繞居民消費市場開拓,推動消費升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A市政府一直努力通過減少失業率、對低收入貧困家庭進行幫扶、則政補貼等多種方式,提升A市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二是利用國家政策規定,直接或間接優惠居民,促進居民即期消費。比如:通過財政貼息的方式,實施家用電器、汽車、摩托車的優惠下鄉,以舊換新和節能減排返款活動;充分利用國家提倡的對1.6升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加大汽車消費力度;三是實施“千鄉萬村市場工程”,改善城鎮、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消費能力。
(2)城鎮、農村居民消費消費潛力不容小覷
從城鎮居民消費來看,居民消費能力提升最直接的表現是消費級別的躍升。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從十幾年前的幾十元、上百元提升到近些年的幾千元、上萬元,甚至幾十萬、上百萬元。扣除貨幣通貨膨脹的影響,消費水平的提升仍然十分驚人。消費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到消費周期和消費檔次,形成A市城市居民消費周期逐漸縮短、消費檔次逐漸升高、消費規模逐年攀升的顯著特征。扣除通貨膨脹的影響,2017年A市城鎮居民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雖然隨著A市城鎮化速度的加快,農村整體人口在逐年減少。但A市農村居民消費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且消費潛力不容小覷。扣除通貨膨脹的影響,2017年A市城鎮居民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8%。在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加快城鄉一體化政策的背景驅動下,農村居民消費的巨大潛力在未來幾年會呈現快速釋放的態勢。
A市居民消費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A市經濟的蓬勃發展,使消費主體和消費市場不斷壯大。不同層次消費主體的需求不斷被激發,使A市居民消費呈現多元化的特征。但A市的消費產品在多樣化、層次性方面尚不能完全滿足居民消費的多元化需求。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消費品生產廠商生產的產品趕不上居民消費的需求變化。廠商在資源配置方面反應周期偏長,對市場需求、居民消費需求的研究分析和把握不足。二是高品位的消費品開發升級需要新技術研發作為后盾。由于A市在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上存在技術能力、資金支持和后期維護等諸多難題,也影響了新產品的品質和使用舒適度,這就造成居民消費品市場多樣性、層次性不足的問題,制約著A市消費產品升級和消費結構優化。
提高A市居民消費能力的對策
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收入,居民收入的高低是消費能力強弱的具體體現(駱祚炎2010)。因此,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費的直接手段。對于高收入階層,可支配收入可以滿足個人消費需求(丁宸2015)。所以開發高收入階層的潛在需求比提高收入更為重要。但對于中低收入階層而言,由于可支配收入無法滿足個人消費需求。所以只要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就會對個人消費的提高產生直接推動力。主要從兩個方面推動中低收入階層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一是努力擴大就業水平和工資薪酣水平。在就業環境和創業政策上對中低收入階層給予更大的優惠與支持。積極改善就業環境,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就業技能培訓上,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指導,為下崗待業人員、專業技能不精通的在崗職工提供多渠道的技能學習機會,甚至提供免費的技能培訓,多管齊下促進再就業和職業生涯提升,多種方式提高中低收入勞動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二是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機制。通過稅收調節、社會保障、福利二次分配、政府援助等多種方式,加強社會公平,切實建立一套公平合理、運行有效的社會資源分配機制,努力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規范理財市場、資本市場與投資市場,加強對投資理財的政策宣傳,努力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家庭財產規模,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非工資性收入。
[1]陳波,不同收入層級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及需求變化趨勢一一基于AIDS模型的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3 (4):14-20.
[2]陳建寶,李坤明.收入分配、人口結構與消費結構:理論與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3( 4):74-87.
[3]丁宸,居民收入不確定性、收入結構變遷與提升居民消費需求[J].經濟研究參考,2015( 20):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