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菊
科學認識動能轉換的主要任務
豐都鎮域經濟動能轉換的主要任務有三方面:
(1)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保持經濟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是經濟新常態下,過多依賴低端產業、低成本勞動力和高資源環境消耗而獲得發展的鎮域經濟亟需解決的問題,再加之,豐都鎮域經濟的產業結構二三產業比重不高的局面亟待改善。因此需要通過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來獲取新的發展動力源,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鎮域經濟持續發展。
(2)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要素生產效率。資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是決定經濟發展水平能否快速提升的關鍵因素。豐都一些鎮域發展滯后不是因為缺乏資源而是在資源的配置使用上缺乏效率,導致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因此,應充分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契機,深化改革,優化鎮域資源配置效率和提高土地、人才、資金等發展要素的生產率,實現鎮域經濟的提質增效。
(3)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生態特色發展。新常態下豐都鎮域經濟依靠土地經營、廉價勞動力、資源損耗等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急需轉變。因此,對豐都鎮域經濟來說,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大關鍵任務就是要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要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由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向高效、集約、生態、特色的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鎮域經濟的綠色崛起。
準確把握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
新舊動能轉換要找準著力點,豐都鎮域應重點從以下三方面發力:
(1)著力主導產業提檔升級
鎮域經濟要實現新舊動能的有序轉換,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問題,要防止經濟在轉型陣痛期“硬著陸”,必須抓好原有優勢和主導產業,讓其承擔好“穩定器”作用。應利用新技術、新模式,通過互聯網、智能化等技術,升級改造原有生產工藝和流程,優化管理營銷模式,打造原有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競爭新優勢,實現“有中出新”。例如,擁有工業發展優勢的鎮域應專注于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附加值;農業生產總量占比較大的鄉鎮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規模化經營;擁有自然資源稟賦優勢的鄉鎮,要強化景區的開發和統籌管理,打造旅游核心競爭力。
(2)著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豐都大多數鄉鎮經濟以農業為主,要加快動能轉變,除了發展現代化農業以外,推進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是其進行動能轉換的重要途徑。應破除農業一元結構,充分利用農業資源大力推進工業、旅游業發展,實現農業、工業、旅游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一方面可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使其從種養殖向農產品加工及銷售、服務、休閑旅游等二、三產業延伸;另一方面,又可提升三產的產業競爭力,讓在單獨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領域均不具優勢的鎮域,依靠三產融合獲得彎道超車的能力。
(3)著力新興產業挖掘培育
豐都鎮域挖掘培育新興產業的抓手在小微企業。因為小微企業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業是創造新興產業最為活躍和最具潛力的群體。一方面,要對傳統產業的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加大對新知識、新技術、大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的利用,進一步激發其發展活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充分把握好分享經濟、網絡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結合鎮域資源優勢、圍繞市場需求,加強對娛樂休閑、醫療、體育、養生等領域新興產業的小微企業培育,打造鎮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大力營造動能轉換的良好環境
加快推進鎮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離不開良好的環境保障。豐都各鎮域要有序推進動能轉換,應做好以下保障:
(1)優化政府職能,做好服務保障
一是要明確自身定位。要清楚認識到: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政府不是主導者而是服務者。政府應該做好適時的引導和優化轉換環境建設,不越位也不能缺位。二是要創新基層管理模式,提升行政管理效能。新常態各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出現,如果簡單套用傳統管理方式來管理,極易使其發展受阻。亟需探索優質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為動能轉換保駕護航。三是要提升服務質量。充分運用現代通訊、互聯網等科學技術,圍繞動能轉換需要的各項服務內容,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流程、做精服務細節,不斷提升政府的政務服務水平,為動能轉換提供精細化、品質化服務。
(2)推動人才聚集,做好人才保障
要推動鄉鎮人才聚集,首先要創造“以人為本”的人才政策環境,對于鎮域來說,除了吸引、留住年輕的大學生外,還應充分發動鄉賢、致富能手、有專業技能的農民等積極投身創新創業,為新動能的培育提供人才儲備。其次要注重人才的科學合理運用,要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做到因人施策、科學安排長遠謀劃,積極推進人才個人成長目標與地方發展目標相統一,使其真正融人地方發展。第三要完善人才的評價、保障、激勵、容錯等相關機制建設,形成一系列人才開發、人才運用長效機制,用制度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推動鎮域形成以人才為主導的動能轉換格局。
(3)推進城鎮建設,做好基礎保障 一是要加快優化城鎮路網、地下綜合管廊管線、排水防澇、城鎮綠化、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城鎮環境,提升其集聚功能。二是要優化城鎮空間布局,科學劃分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構建與本鎮域發展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高效合理的城市空間布局,為動能轉換集聚新生產要素提供空間保障。三是城鎮建設要注意與縣域、區域發展戰略相融合。新舊動能轉換好的城鎮經驗表明,參與城市群融合度越高的地方動能轉化走在越前列,城市群帶給城鎮發展的規模效應和溢出效應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推動力。
(4)加快制度創新,做好機制保障
一是可以構建開展機制創新的獎勵和容錯機制,鼓勵廣大干部和社會力量都參與到機制創新的活動中來,大膽探索、積極創新,為動能轉換提供廣泛而強大地思想動力。二是建立有獎有懲的考核評價機制,可根據鎮域新舊動能轉換的任務與目標,在工作考核中增加動能轉換的考核指標,并強化對考核評價結果的綜合應用,讓新舊動能轉換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三是構建新舊動能轉換的協同推進機制,動能轉換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鄉鎮內的各區域、各部門、企業間應形成協同合力,圍繞新技術、新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共同推進鎮域新舊動能的有序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