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桂 韋琦 武永亮



摘 要:AAR M-1002是北美鐵道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ailroads)關于罐車的設計、制造的標準。本文主要簡要介紹了北美一種罐車內罐結構特點,對內罐工藝重點、難點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設計了卷板工藝、對筒工藝、埋弧焊工藝、熱處理工藝重點工序的生產工藝方案,通過樣車試制及小批量生產滿足標準及質量要求。
關鍵詞:北美罐車;移動壓力容器;內罐;AAR TC128 GR BN;制造工藝
中國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6-0140-02
AAR M-1002是北美鐵道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ailroads)關于罐車的設計、制造的標準,只有符合該標準的鐵路罐車才能在北美地區運營。該標準規定的罐車均為內、外雙層罐體,內罐是車輛主要受力部件,不僅承受介質壓力還承受列車縱向牽引、壓縮力,是車輛核心部件。本文介紹罐車的是由某中美國合資公司設計,符合AAR標準、容積為25500加侖(美加侖)的鐵路罐車,主要用于原油運輸。
1罐車內罐結構特點
容積25,500加侖罐車內罐由罐體組成、墊板組成、加熱管、人孔、安全閥等組成(見圖1),其中罐體兩個封頭和6個單筒組成錐度約為1.2。的錐罐。
封頭采用AAR TC128 GR BN高強度壓力容器用鋼,封頭壁厚12.7mm,通過機加工將成型過程產生的板厚不均加工階梯過渡。單筒采用AAR TC128 GR BN高強度壓力容器用鋼,單筒壁厚14.3mm,周邊加工帶鈍邊的×型破口。墊板組裝主要由牽枕墊板、底架附屬件墊板等組成,材料為12.7mm厚度的ASTMA572 TYPE2 GR65板材。加熱管為冷彎U型鋼,材質為ASTMA36,壁厚為3mm。人孔主要材料為ASTM A569,壁厚20mm,內徑514mm,主要材料成分見表1,機械性能見表2。
2工藝重點、難點分析
內罐組成由兩個直筒半罐傾斜1.2°組裝而成,直罐相對錐筒工藝制作簡單,故整罐組裝工藝劃分為兩個直筒半罐生產完成后進行組裝,從而確定該工藝的難點如下:
1)圓度控制。根據AAR M-1002附錄E《設計細節》1.3.3條款規定,國度不大于內徑差1%,即2.8mm。同時圓度質量直接影響對筒質量,造成簡體錯牙偏差過大。
2)對筒質量控制。根據AAR M-1002附錄E及附錄W要求,對筒后錯牙不超過2mm,對接焊縫間隙不大于1mm,由于單筒工件大,重量重,采用常規對筒方式很難控制質量。
3)內罐對接焊縫質量控制。內罐罐體所有的對接焊縫均符合AWS D15.2,焊接后需要×一射線探傷,探傷結果符合AAR M-1002附錄W,為提高焊縫合格率,需要制定合理的焊接參數。如圖2。
3內罐工藝研究
針對上述難點,定制了若干臺外箍式箍圓機控制單筒圓度及對筒質量,同時前期進行了大量焊接試驗,在此基礎上選定焊縫坡口形式確定焊接參數,具體工藝如下:
1)內罐工藝流程。根據罐車內罐組成制造工藝特點和工藝分析,確定內罐工藝流程如圖3。其研究重點有卷板工藝、對筒工藝、埋弧焊工藝、熱處理工藝、水壓試驗。
2)卷板工藝。單筒用數控等離子下料切割,控制切割邊緣直線度不大于1mm,對角線差不大于3mm,保證單筒卷板后端面平面度。卷板時采用四輥卷板機,卷板前進行預彎,減少卷板盲區直線段長度,單筒焊接后采用復輥消除焊接變形及卷板盲區。
3)半罐對筒組對。采用外箍式箍圓機制作對筒組裝胎模,胎模首次運行需要對其進行標定校驗,要求同軸度不大于1mm,圓度不大于2mm,對筒時采用專用外箍式箍圓機將筒體對接區域箍圓,消除單筒在重力及卷板偏差作用下呈不規則橢圓型,并將圓度控制在2mm以內。利用油缸拉緊對筒對接間隙,保證錯牙不大于2mm,對筒間隙不大于1mm,局部不大于3mm。
4)埋弧焊工藝。通過焊接試驗,將單筒所有對接焊縫設計為×型坡口,選用AWS A5.23焊絲,焊絲直徑5mm,選用SWX120焊劑,具體焊接參數見表1,焊接前焊劑在350℃ -400℃溫度范圍烘干2小時,工件焊接前去除焊縫周邊50mm內范圍油污、浮銹等,把焊縫周邊區域母材預熱至50℃ -100℃。
5)整罐對筒。整罐對筒在專用的偏心式對筒器上組對,組對前在半罐上打法線樣沖,組對時利用升降式滾輪架調整兩個半罐的法線對齊,誤差不超過3mm,并且控制罐體錐度在1.2+0.015°范圍,用外箍式箍圓機將簡體對接區域箍圓、拉緊,保證錯牙不大于2mm,對筒間隙不大于1mm,局部不大于3mm。
6)人孔、安全閥安裝孔切割及組焊。人孔、安全閥安裝孔切割采用樣板劃線,用割炬手工切割,切割后用角磨機徹底清除氧化渣,并把斷面打磨露出金屬光澤。安裝時控制人孔、閥體于罐體間隙不大于1.6mm,局部不大于3mm,對于間隙在1.6~3mm之間的間隙先焊接打底,再進行焊接,焊接參數見表3。
7)墊板組裝。墊板組裝考慮到成本因素,墊板采用折彎機多道折彎。墊板組裝采用正裝,利用胎膜龍門下壓罐體,用頂升油缸使墊板于罐體密貼,要求墊板與罐體間隙小于1.6mm,如間隙超差,允許對墊板進行加熱,加熱溫度不超過590℃,組裝合格后焊接,焊接參數見表3。
8)加熱管組焊。為了保證罐體旋轉平穩,設計的加熱管組裝胎模采用輪胎式滾輪架,加熱管組裝采用反裝,組裝前采用樣板劃線,利用胎模龍門風缸下壓加熱管與罐體密貼,要求加熱管與罐體間隙小于1.6mm,組裝合格后焊接,焊接參數見表3。
9)射線探傷工藝。半罐探傷采用實時成像方式對環焊縫和縱焊縫進行探傷,整罐探傷采用雙壁單影分段拍照成像,拍照劃分64段,保證無焊縫死角。拍照探傷結果符合AAR M 1002附錄W,如不符合需記錄缺陷的位置、類型、長度等信息。
10)熱處理工藝。根據AAR M1002附錄W第1 7條要求,內罐熱處理工藝如下:(1)熱處理采用臺式退火熱處理爐,使用專用的支撐架罐體避開明火直接接觸,并讓罐體受熱更均勻。(2)利用罐板邊角余量制作2件300×600mm焊接試板,焊接試板焊接工藝與罐板對接焊縫工藝一致,放在罐體附近,一同熱處理。(3)初次使用熱處理爐必須將熱徹底處理烘干,罐體進爐初始溫度不超過427℃,加熱溫度控制在593℃—677℃之間,保溫1.5小時~2小時;冷卻時控制降溫不超過278℃/小時,冷卻溫度低于220℃后可以出爐在無風的室內冷卻,具體熱處理曲線見圖4。
11)水壓試驗。水壓試驗采用離心泵對內罐注水,水溫不超過37.8℃,注滿水后用工藝法蘭密封.根據AAR M-1002第Ⅲ要求靜止放置30分鐘,檢查無滲水。再用注射泵對罐體加壓至414kpa,保壓10分鐘,檢查無滲水,合格后將罐體內水利用離心泵抽至下一個待檢內罐。
4總結
通過該罐車試制及小批量生產,所生產的內罐均符合AARM-1002各項要求,同時也存在以下不足:(1)人孔、安全閥安裝孔采用手工劃線切割,切割表面質量差,導致打磨工作量大影響了質量和效率。在批量生產時可以設計專用仿形切割設備,提高切割質量;(2)內罐罐體對接焊縫偶發隨機出現氣孔,原因不明確,有待大批量時繼續追蹤解決。
參考文獻
[1]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編.焊接手冊第3卷焊接結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8.
[2] Manual of 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 Section C-Ⅲ Safety and Operations Specifications for Tank Cars.50 F Street,N W., Washington,D. C. 20001-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