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飛 周慶萍 吳流 張顯蘇
摘要對脫溫雞苗的飼養管理以及常見疾病的防治進行了總結。在飼養管理方面,主要介紹雞舍的建設、飼喂器具的清洗和消毒、溫濕度的控制、密度和光照、通風換氣、飲水、飼料用量、雞苗長勢及雞苗成活率等方面;在疾病防治方面,主要介紹了脫溫雞苗的疫苗接種情況和一些疾病的防治。
關鍵詞脫溫雞苗;飼養管理;疾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3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8)05-0098-04
AbstractThe feeding,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 diseases of common temperature chicks were summarized. As for the feeding and management,the construction of chicken coop,th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feeding apparatus, 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entilation, water intake, feed amount, chicks growth vigor and survival rate were mainly introduced. 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the vaccination situations and the prevention,control of some diseases were mainly introduced.
Key wordsCommon temperature chicks;Feeding and management;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雞隸屬鳥綱(Aves)雞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原雞屬(Gallus)。雞的成活率直接關系到養雞戶的經濟效益,因此保證雞的成活率十分重要。若要提高雞的成活率,就要有抵抗力高、對溫度適應能力強的雞苗,而脫溫雞苗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雞苗的成活率在于雞苗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也就是雞苗對外界溫度變化及其他諸多不良因素的抵御能力。脫溫雞苗是指不需要提供溫度,就能基本適應外界環境溫度的較大日齡的育雛雞[1]。脫溫雞苗隨著日齡的不斷增大,雛雞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不斷增強,抗病能力增強,成活率較高。因此,對脫溫雞苗的常見疾病防治及飼養管理研究十分重要。經過脫溫過程處理的雞苗不僅對外界適應能力強、抗病力高,而且生長迅速,僅僅經過21 d左右的脫溫過程,土雞體重就達到265 g左右,大發鐵腳麻(肉雞)體重就達到420 g左右。筆者總結了脫溫雞苗的飼養管理及常見疾病的防治。在飼養管理方面,主要介紹了雞舍的建設、飼喂器具的清洗和消毒、脫溫雞苗生長環境溫濕度的控制、密度和光照、通風換氣、飲水、飼料用量、雞苗長勢、及雞苗成活率等方面[2];在疾病防治方面,主要介紹了脫溫雞苗接種疫苗情況和一些疾病的防治。
1脫溫雞苗的飼養管理
1.1雞苗的引進引進雞苗時,要通過觀察羽毛、精神狀態、卵黃吸收狀況、雛雞的活力、鳴叫聲和體重大小進行選擇[3]。此次雞苗引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大發養殖有限公司。共引進2種雞苗,分別為大發鐵腳麻雞苗和土雞苗,這2種雞苗具有生長迅速、抗病力強等特點。
1.2雞舍的建設
雞舍選址一般選擇向陽、通風良好、接近水源、電源方便、交通方便的地方[4]。采取網上平養進行飼養。與地上平養相比,網上平養可以讓雞苗遠離地面,不會因易受潮而引發疾病。網上平養可以提高雞舍空間的利用率,也有利于熱源充分利用。另外,網上平養方便清理雞糞,保持雞舍衛生,防止雞苗產生疾病[5]。網上平養的雞舍長398 cm,寬106 cm,欄高45 cm,一般三欄為宜,距離地面高45 cm,以便日常管理和常規檢查。地上平養雞舍空間利用率和熱源利用率都不高,不易清理雞糞。
1.3飼喂器具的清洗、消毒以及雞舍的消毒
1.3.1雞舍器材的檢查。在進雞苗前,需要對雞舍進行檢查[1]。首先對供溫、供電和供水等各種設施進行檢查,若有壞的應及時修復或更換,以保證在雞苗進來后所需的溫度和光照。
1.3.2
飼喂器具的清洗和消毒。將飼喂盆、飼喂桶、飲水器等飼喂器具清洗干凈,然后在太陽下暴曬。若上一批雞苗出現傳染性疾病,應將喂盆、飼喂桶、飲水器等飼喂器具清洗干凈,并用燒堿、新碘液等消毒劑消毒,以達到消毒效果。
1.3.3
雞舍的消毒。將雞舍清理干凈。此外,地面、墻壁、門窗和脫溫室設施等用3%來蘇兒液噴灑消毒[6]。最后,關閉雞舍門窗,將福爾馬林40 mL/m3 與高錳酸鉀20 g/m3 按比例混合,熏蒸消毒24 h[7]。進雞苗前1 d,將雞舍預熱,使室內溫度達到32~35 ℃,相對濕度保持在60%~70%。
1.4溫濕度要求
1.4.1
濕度。脫溫雞苗雞舍一般不會出現濕度過低的情況,要保證濕度不能過高。前10 d左右保持相對濕度在60%~70%,此后逐漸調至50%~60%即可。
1.4.2溫度。在雞舍剛進雞苗的前3 d,對溫度的要求很高。溫度保持在32~35 ℃,而且前3 d需要晝夜開燈照明,以促進雞苗對卵黃營養的吸收,從而保證雞苗的健康成長。養殖人員在溫度方面,要嚴格把好關。若溫度過低,若溫度過高,雞苗會出現張口出氣,嚴重時會導致雞苗死亡。不能只看雞舍內溫度計的讀數,因為在雞舍內不同角落溫度是存在差異的,溫度計掛的位置也會影響溫度計讀數。應定期查看雞苗的情況,如果雞苗大多都擠靠在一起,就說明溫度過低;如果雞苗散開,且張口出氣,就說明溫度過高。若溫度過高或過低,就應該采取降溫或升溫方法。若要降低雞舍溫度,可以打開門窗,將煤爐通風口關閉,在煤爐上加煤;若要提高雞舍溫度,可以將門窗關閉,打開煤爐通風口,將已燒過的煤掏出來[8]。如果雞苗不扎堆,也不張口出氣,說明溫度適宜[9]。在雞舍內共懸掛2只溫度計。溫度計1距地面高108 cm,位于雞舍1欄內中央位置,溫度計2距地面高162 cm,位于雞舍第3欄中央位置。雞苗的脫溫過程中,對溫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脫溫雞苗的溫度記錄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溫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下降,即脫溫雞苗對溫度的要求逐漸降低,所以雞苗脫溫過程關鍵的步驟在于溫度變化。脫溫雞苗隨著日齡的增加,脫溫雞苗對溫度的要求逐漸降低,雞苗會不斷長大,對外界的不良因素抵御能力也不斷提高,最終雞苗完全適應外界環境。
1.4.3煤爐管理及用煤。可根據個人條件選擇自動控溫煤爐或普通煤爐。自動調節煤爐設置好溫度后加煤即可。如果條件有限,建議選擇普通煤爐。普通煤爐需根據雞舍內的溫度,若雞舍內溫度過高則加煤面封蓋好火心,使其與空氣隔離,也可將煤爐下面通風口關閉,使火降小,以達到降溫要求。若溫度過低,則從下面通風口將煤灰掏出,添加煤塊,打開通風口,以達到雞苗適宜溫度。雞苗的脫溫過程對溫度調控十分重要。溫度的調控主要通過煤爐來調節。煤爐用煤量越多,所提供熱量就越多,雞舍溫度也會相對提高;反之煤爐用煤量少,所提供熱量越少,雞舍溫度就會相對降低。脫溫雞苗用煤量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前幾天用煤量很大。因為前幾天脫溫雞苗所需溫度很高,所以用煤量會相對很高。如果室外溫度過高,用煤量也會相應減少;如果室外溫度過低,則需要的煤就會相應增加。因此,所需煤量應該與雞苗所需溫度和室外溫度有關。
1.5密度和光照
1.5.1密度。土雞雞舍長398 cm,寬106 cm,共3欄,雞苗711只,土雞密度為56只/m2。大發鐵腳麻雞舍長310 cm,寬106 cm,共3欄,雞苗407只,大發鐵腳麻的飼養密度為41只/m2。
1.5.2光照。雞舍內安裝36 W燈管2根,燈管豎立于過道兩邊墻上,燈管下端距地面45 cm,燈管長135 cm,雞舍頂安裝60 W節能燈。在前3 d開燈24 h,以后每天夜晚開燈,白天視外界光線而定,要求保證雞舍內陽光光照充足。
1.6通風換氣
平時采用天窗通風換氣。當遇到天氣晴朗時,外界溫度暖和,可以將門窗打開一段時間,讓雞舍內空氣與外界空氣對換,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提高雞舍內的氧氣密度[10]。
1.7雞苗飼喂
在將雞苗剛接入雞舍時應該先讓雞苗飲水,可以起到補水潤腸的作用[11]。長途運輸后,雞苗容易脫水。脫水嚴重的雞苗抵抗力下降,雞苗易生病,最終導致成活率下降。在接入雞苗時,觀察雞苗腳上皮的褶皺程度,分辨雞苗缺水情況。如果雞苗腳上的外皮褶皺深,說明脫水比較嚴重,反之則說明雞沒有脫水或脫水不嚴重。在喂完水30 min后,就可以飼喂飼料。飼料應該用溫開水拌勻飼喂,不要過稀或過干。
1.8雞舍衛生和常規檢查
每次喂食前先檢查有無雞苗掉到地面,并找出雞苗掉出原因,并將雞舍處理好,以防雞苗再掉出來。將雞舍衛生打掃干凈,防止雞苗再掉到地上,接觸雞糞引發疾病。然后,再檢查雞舍內有無死亡或者發病雞苗。死亡的雞苗應及時拿出雞舍,避免雞苗腐爛產生蛆被其他雞苗啄食,引起疾病。生病的雞苗應單獨飼養與治療,以免傳染其他雞苗。如果雞苗病情嚴重,如精神萎靡、站立不穩或不能站立,就應予以淘汰。
安徽農業科學2018年
1.9雞飼料量
對脫溫過程而言,飼料的選擇十分關鍵,飼料的成分對雞苗的生長和雞苗的營養狀況有直接關系[12]。因此,飼喂優質飼料會使脫溫雞苗迅速生長發育。此次試驗所用飼料為華巷肉用仔雞前期配合飼料510A,購自貴陽華巷飼料有限公司。飼料用量與雞苗的生長、養殖成本都有關系。脫溫雞苗飼料用量見表3。
脫溫雞苗平均日耗料量見表4。由表4可以看出,脫溫雞苗平均日耗料量不斷增加,但在缺水的情況下會影響脫溫雞苗的進食。因此,在脫溫過程中,應該有預備水源,同時還應做好日常檢查,防止缺水,導致脫溫雞苗進食少,影響長勢。
1.10雞苗長勢分析
雞苗的長勢可通過測定雞苗的體重進行分析。因此,要對脫溫雞苗的體重進行記錄。脫溫雞苗的體重見表5,不同日齡脫溫雞苗的體重變化見圖1。
從表5和圖1可以看出,隨著日齡的增長,雞苗的平均體重也會隨之增加。大發鐵腳麻在1—9日齡生長緩慢,9日齡后大發鐵腳麻體重明顯上升,生長速度較快。從圖1可以看出,土雞在1—9日齡生長緩慢,9—11日齡體重上升明顯,生長最快。
1.11雞苗成活率
此次共引進大發鐵腳麻407只,雞苗從引進到脫溫結束死亡4只、淘汰5只,死亡和淘汰共9只,大
發鐵腳麻成活率為97.79%。共引進土雞711只,引進至脫
溫結束死亡12只、淘汰7只,死亡和淘汰共19只,則土雞的
成活率為97.33%。脫溫雞苗只要管理得當,一般成活率較高。若要保障較高的成活率,需要加強管理和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2脫溫雞苗的疾病防治
在預防疾病方面,除了常規的消毒工作和清理雞舍外,接種疫苗是最關鍵的,因為接種疫苗不僅高效,而且預防時間持久。
2.1脫溫雞苗疾病的預防
2.1.1常規消毒。在進入雞舍時,有條件的情況下養殖人員應穿工作服。養殖人員將手用肥皂洗干凈后,將手浸入1∶1 000新潔爾滅液內3~5 min,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抹干。養殖人員將腳踏入相應消毒池,消毒池為1%~2%氫氧化鈉溶液。
2.1.2藥物預防。在預防方面,主要在剛進雞苗的前3 d飼喂氟苯尼考粉,其主要成分是氟苯尼考粉,購自山西易康動物藥業有限公司;主要防治由魚敏菌引起的雞白痢。
在提高雞苗抗病能力方面,使用山西易康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的超能V8與飼料混合飼喂。
2.1.3
預防接種。在接種疫苗期間,不能使用藥物消毒。因為使用藥物消毒會影響疫苗使用效果,導致免疫失敗。同時,雞苗也不能飼喂影響疫苗使用效果的抗病毒藥物,最好提前3 d就給雞苗停喂其他藥物。
在接種疫苗時,疫苗不能放入雞舍,因為雞舍溫度過高,會使疫苗使用效果;疫苗也不能與揚塵、煙灰、鐵銹等接觸,這樣也會讓疫苗失效。
在接種疫苗時要提前2 h斷水。這是因為在接種時采用滴眼滴鼻、滴嘴方式接種,如果在接種后飼喂水,這樣雞苗容易將剛接種的疫苗直接排除體外,最終影響接種結果;水里面可能會含有白礬,白礬也會使疫苗失效;剛接種完后的雞苗抵抗力都會下降,生水中含有許多病毒和細菌,直接飲用生水會導致雞苗生病。因此,應當在接種完后2 h后飼喂溫開水,而且在溫開水中應該添加一些維生素,經過高溫可以殺死其中的病毒和細菌,添加維生素可以提高雞苗抗病力。此外,雞舍溫度應適當提高1~2 ℃,以此來增強雞苗對不良因素的抵御能力。在接種時應將病弱的雞苗淘汰,小的雞苗單獨挑出來分開飼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