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寧濤


摘要:就業難不等于難就業,當代大學生面臨的是自身能力和社會需求錯位的問題。公司缺的不是人而是人才。創新創業亦是如此,“需求”是核心詞,有需求就意味著有市場,創業成功的往往是善于發現需求和滿足需求的團隊。對于動畫專業而言,團隊在項目運營和創作中的作用尤為突出。本文重點對我校動畫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情況作了簡要說明,探討了如何以項目制和工作室制來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增加創業存活率。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動畫;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2-0094-02
當代大學生的聰明指數是絕對高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但勤奮指數卻不是。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迫切度和渴望度確似乎減弱了。
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提出要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到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升到國家經濟發展新引擎的戰略高度。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創新創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中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這不僅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目標,同時還關系到高校培養的人才的質量,甚至關系到國家未來發展的人才戰略儲備。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高校畢業生的數量日漸增多,就業問題一直是國家和高校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新的時代環境下,加大創新創業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除了增加就業崗位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人才素質,這樣才能保證優質就業,提升其社會價值。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情況,本文選取了動畫專業2、3年級的各兩個班的同學來了解和窺探現階段的一些情況。參與問卷答題的人數共99人。下表為具體問卷數據(表1、表2)。
1 我校動畫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創新創業教育欠缺,體系性不強
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還相對比較薄弱,創業教育還未完全納入高校學生培養目標中,尚未形成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指導模式,缺乏創業成功案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來幫助學生創業,激勵學生創業;另一個方面是缺乏相對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雖有很多經驗豐富的創業指導教師,但具體指導過程和效果往往難以把控。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覆蓋面不夠,調研顯示成功申報過大學生創新創業相關項目的比例僅有6.06%;參加過創新創業相關教育的講座和培訓的人數不足40%;去過公司考察或實習的人數比例也很少。這在一定成都上說明通知、宣傳還不到位或者是雖然通知了,但有些重要性的沒有進行進一步的策動或專題講解,導致申報或參與人數不多,降低了申報成功的基數。
1.2 創新創業熱情不高,學習的主動性較差
“先天不足”導致大多數學生無創業想法或者創業動力。“先天不足”是由于我國的大多數家庭教育較為保守。上大學前緊張、密集,終于考上了理想或者還不錯的大學,然后就想著基本有保障了,畢業后找個輕松、安穩,待遇也不錯的工作就完美了。再加上現在的生活條件比以往提升了很多,學生基本無生存壓力,求知的渴望、創業或參與項目迫切性不高,導致絕大多數學生創業熱情不高或者不知該從何下手。
1.3 缺乏實際項目經驗和團隊精神
很多同學因為生活條件相對安逸,對一些“小的單子”不屑接,大的項目基本沒機會接。現在的年輕人更熱衷于線上交流,缺乏線下溝通和團隊協作經驗。隨著社會的發展團隊協作能力越來越重要。
1.4 無良性的項目梯隊循環機制
動畫是一個團隊屬性特別強的藝術門類,所以本身就需要很強的團隊性,然而大部分同學在組建項目團隊的時候顯得過于隨意,沒有考慮真正的項目需要和完成度的問題。
1.5 實踐項目自主性或隨意性比較大
對整個項目而言,可能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項目前期的策劃部分了,甚至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后期一切工作的成效。前期策劃包括項目定位、項目資金預算、項目成果目標等核心性內容。在雙創口號喊得熱火朝天的今天,很多高校都相繼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各種優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部分想要創業的學生,但往往由于創業相關教育不足,創業學生思想不夠成熟,創業項目定位不準,管理運曹不成熟,缺乏引路人,團隊成員結構單一等原因導致創實踐項目失敗。
2 優化方案
實施項目制和工作室制來增強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專業特性決定的。本科動畫教育如果缺乏了實踐環節那教育質量肯定達到到基準線,創新創新創業教育如果缺乏了項目環節,那就不算是真正上過戰場的戰士。
動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跟行業聯系相當密切,所以參與實踐項目創作的意義就尤為重要。相當于一次“實戰演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了解相對完整的項目創作過程,同時可以查漏補缺,鎖定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這同時也培養了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為進入社會(就業或自主創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1)增加創新創業類項目覆蓋面,以項目為依托有針對性的開展創新創業相關教育、講座和幫扶工作。
學校提供更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類項目扶持計劃,形成以國家級領跑,省級拔尖,校級廣泛覆蓋的三級梯隊項目孵化。
2)創建實踐項目創作工作室。
動畫學院有多個專業實驗室,但基本都以服務教學為主,無專門的服務項目創作的實做平臺,該項目創作非泛意上的畢業創作,強調項目的“出入”口,即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其它單位合作項目、教師科研項目等有明確出口的項目。新的實做體系,是以共享機制為先決條件的,只要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可以申請進入,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場地和部分設備支持,但前提必須要經過項目相關的審核程序方可進入工作室,學生項目須有專業教師作指導。
項目負責人對項目負責,同時遵守學校出臺的工作室使用、管理條例。
3)學分和工作量認定。
通過考核的項目,依據具體的項目內容和工作量給予選修課或教育與創新第二課堂學分認定,同時指導教師予以相應的課時工作量的認定。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積極性的問題,同時學分和工作量的認定可以讓師生都更能把時間和經歷投入到項目創作上來,這樣項目和團隊建設都更有保障,實效性也會更高。
項目創作還可以使第一、二課堂融合更加緊密,激發學生潛質,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拓寬學分認定渠道,增強學生參與項目創作的動力;樹立標桿和榜樣,形成示范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社會實作類項目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為未來創業或就業預熱,積累集體項目創作經驗,提高創業成功率,提升就業質量。
3 特色與創新之處
1)驅動相關課程建設,豐富學分和績效認定方式,充分融合第一、二課堂。
現有人才培養方案中缺乏該版塊的建設,畢業創作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彌補作用,但大多數畢業創作的實效性不高。為提高質量和成效比,三年級應該有一次扎扎實實參與實作項目的經歷,第一課堂學分和時間保證,再加上第二課堂專門指導教師負責項目整個過程的跟進、指導,低年級同學的參與、配合。經過一次“洗禮”之后,四年級的畢業創作無論在成熟度和質量上也必將有大的提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更確保了未來的就業的質量和創業的成功率。
2)進一步深化“產學研”一體化模式。
課程項目化、實驗實戰化、作品產品化,特別是實踐類專業。在此基礎上我們針對學生特點和學科特性,運用更貼切實際的方法,來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探索項目團隊規范化、梯隊化、可持續化發展模式。
4 總結
我校一直重人才的培養,同時積極探索和嘗試各種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改革方案,創建和完善實作平臺,特別是共享機制的嘗試和探索。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校大學生培養的一個重要板塊,現在各個高校也都在努力探索各自的適合自身發展和特色的培養計劃和模式。抓住機遇,培養的學生若能在相關的行業和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和社會影響力,還會形成良性驅動,促進今后的就、創業工作。
參考文獻
[1]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殷志劉升學高教學刊,2017,20,22-25
[2]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研究張凱亮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425
[3]基于實踐教學改革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王方國高教學刊,2015(03):6465+67
[4]項目驅動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王瓊,盛德策,陳雪梅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6)
[5]動畫專業人才創新創業培養模式探討與研究周越,李婧然.設計2015-08-08
[6]黑龍江民辦高校動畫專業應用型本科創新創業能力教育培養研究翟浩澎,程笑君,楊林.大眾文藝201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