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有效開展該門基礎技能課程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音樂聽辨能力、視唱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高校學生綜合能力,因此當前高校音樂教育中對視唱練耳教學更加重視,為了促使該科目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就在分析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幾點科學教學對策。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現狀
一直以來,視唱練耳科目都是音樂專業教育中的基礎課程,在高校教學中受到了重視,但是在眾多高校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學理念及教師水平的影響,導致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由于各項生源質量是不同的,因而對于來自普通高中學校且尚未接觸過任何音樂基礎訓練的學生來說,其在接受視唱練耳教學時,往往存在著難以進入課程之中的情況,而由于當前高校教師采取了統一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講授了一相同的教學內容,導致該類學生學習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及音樂教學質量也無法達到最理想的狀態[1];視唱練耳教學主要被安排于高校第一年級以及第二年級中,但是部分學生在前兩年學習過程中尚未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此時教師在未開展針對性教育狀態下,學生個人發展受到影響。
二、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對策
(一)注重學生基礎,樹立分層管理教學理念
要想讓高校每一位音樂專業學生都能夠擁有更高的視唱水平以及音樂聽辨能力,高校在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時,就需要讓音樂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通過促使教師形成分層管理教學理念,使得教師可以在了解班級每一位學生現狀的基礎上,為其提供針對性教育,在保證教學針對性的同時,幫助高校學生能夠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為自身日后學習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高校視唱練耳教師需要通過對班級學生進行測評,了解其當前音樂水平、視聽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嗓音情況;其次,在全面了解當前班級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基礎技能的訓練。特別是針對高校中大一的學生,應為其提供有力的模唱練習、構唱練習以及節奏聽辨、旋律聽辨,通過為其講授基礎的樂理知識,促使學生擁有更強的色彩、調式以及調性的聽辨;最后,在某一階段教學后,高校音樂教師還需要積極考察學生該階段學習情況,進而根據學生水平合理調整教學任務,使得不同音樂水平的學生能夠接受到不同內容的教學。
(二)基于時代需求,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當前對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高校要想培養出能夠讓社會滿意的人才,就需要在了解時代需求的基礎上,從教學源頭入手,積極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促使教師可以為視唱練耳教學作出貢獻。
一方面,高校應制定明確的視唱練耳教師選擇標準,在聘用音樂專業教師時,通過對音樂教師進行全面考察,并對其提供的信息進行整體分析,選擇出本身具有高音樂教學水平的教師,以便其可以順利開展視唱練耳教學,并為學生找出適合的教學方法。
(三)革新視唱練耳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背景下,當前我國各階段教育均積極引入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技術設備,合理應用多媒體設備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學直觀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印象。基于多媒體技術存在的使用優勢,建議高校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理念,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例如在讓學生學習和旋、音階、音程、旋律等知識時,高校音樂教師就可以使用到多媒體技術,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設備的音頻播放能力以及視頻呈現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同音階特點、不同旋律特色,進而擁有更強的旋律、音階、音程和旋等辨析能力。除此以外,高校音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中音高重新設定功能,使得學生可以自主調節音樂旋律,進而讓學生參與的基礎上,擁有更強的綜合音樂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高校視唱練耳教學質量,保證音樂專業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與綜合發展,高校就需要結合時代需求,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并樹立分層管理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積極革新視唱練耳教學,通過合理利用現代設備技術,促使高校視唱練耳教學能夠與社會發展高度統一,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
參考文獻
[1]毛潔.探究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與未來[J].音樂大觀,2013(03).
作者簡介:金怡(1982—),女,遼寧海城,漢族,講師,學士,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