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專業在學習中常常需要運用到視唱練耳。視唱練耳可探查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可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樂理知識。視唱練耳也是每個音樂專業徐盛所必須的基礎技能。除此之外,音樂記憶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也非常重要,是學生在學習音樂時需要具備的重要條件。視唱練耳與音樂記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本文將對視唱練耳學習中音樂記憶的運用做出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視唱練耳;音樂記憶;實踐探析
【中圖分類號】J616.3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記憶視角下的視唱練耳特征
在音樂心理學當中存在著許多關于音樂記憶的相關研究,在該部分研究中均可以得出音樂記憶與視唱練耳中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根據多年的學習經驗來看,視唱練耳中有許多學習方法是關于如何將音樂記憶有效地融合其中,進而促成視唱練耳的學習,與此同時也促成對音樂記憶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視唱練耳需要同其他多學科的基礎知識進行融合,以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比較全面的音樂才能。音樂記憶在視唱練耳的使用上也有著較好的適用性。
二、視唱學習中記憶規律的運用
在視唱學習中,將高音以及節奏準確地呈現出來是最為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好高音與節奏的呈現,音樂的表現力以及鑒賞力才能得以呈現,若學生擁有優良的音樂記憶能力,那么即使是學生不經意地哼唱,都會顯示出良好的旋律節奏感而不存在走音現象。這是因為他們都音樂的旋律已經形成了記憶直覺[1]。為了達成這一記憶的目的,在教學時,可結合多媒體設備提供的材料,給學生做出演唱的示范。有實驗表明,學生通過表象記憶可達到良好的記憶效果。通過音像或者視頻資料的觀摩學習后,學生可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視唱練耳的規律。并對其中的節奏感等韻律有更為深刻的體會,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聽表象增強其記憶效果。
三、練耳學習中音樂規律的運用
(一)模唱、構唱幫助形成良好聽覺
學生對剛剛入耳的音頻信息進行反復練習,這是音頻信息對聽覺產生刺激后形成了短時記憶并從中提取了部分信息,雖然經理的時間較短,但是卻包含了信息編碼、儲存以及提取等,通過不斷重復延長記憶的時間,使其形成長久的記憶,幫助學生實現穩定的記憶并由此產生內心聽覺。
在音樂材料具備聽覺表象時加上音程和弦的學習是為構唱。該方式是對聽覺表象所呈現的信息進行鞏固,屬于內心聽覺中的高級階段,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靈活選用構唱方式,再結合模唱,使得聽覺表象級逐漸變得清晰,促使提升音樂的感知能力以及內心聽覺能力。
(二)和聲聽覺訓練促成練耳目的
和聲聽覺訓練作為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和聲聽覺記憶的優化可幫助和聲聽覺的能力,但值得一提的是,和聲聽覺訓練與音高識別有所不同,但它與音程樂理知識、判斷和諧程度以及和聲聽覺記憶等知識卻密切相關;和聲聽覺是對學生聽辨能力的考察,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關注音高而將和聲的性質以及效果忽略。在實際的視唱聯系中要注意將音高以及性質的兼顧以便聽覺能力的平衡發展。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利用音程的關系幫助學生強化記憶以便將音程以及和弦明確分辨,如在視唱教學中必要時需與三度音程相結合,而該部分的內容應當由教師進行設計,使之與教學內容相符合。而視唱之前所選用的練習曲目,應該是以能夠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坐位選擇的主要考慮方向,不僅如此,學生還需要連續幾節課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其形成長久的記憶。
(三)旋律記憶力促進旋律聽寫
在視唱練耳的教學中,旋律聽寫屬于重難點內容。因為該部分內容所涉及的音高調性節奏等均為考量學生綜合的記憶能力的幾大方面要素,有利于音樂專業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特別是音樂記憶能力的提高。旋律聽寫訓練一般的難度較大造成許多學生聞風喪膽,望而生畏。為了讓學生消極情緒得到消除,教師應當將幾段相對復雜的旋律劃分成幾個小板塊,便于學生進行記憶,如此一來便可以將音樂材料的聽寫降低了難度,方便學生對訓練內容的消化與吸收。經過一段時間的以后,逐漸可增加聽寫的長度以促進旋律的記憶訓練。
四、結語
視唱練耳的學習有助于學科學地進行音樂學習,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建立起學習音樂的信心,形成優良的學習動機等。在視唱練耳的學習中,需要音樂記憶的輔助。不僅視唱教學有記憶規律的運用,而且在練耳學習中也存在音樂哦記憶。模唱、構唱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聽覺,練耳學習也可促成和聲聽覺的優化;以及旋律記憶力促進旋律聽寫,總之,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樂記憶的形成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以及有效地指導,這樣才能使得音樂記憶在音樂學習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艷林. 音樂記憶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的應用探究[J]. 音樂創作,2016(07):189-190.
作者簡介:鄒瀟歡(1981—),女,漢族,自貢人,本科,四川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