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君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強調,東北振興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講話精神,認真領會講話精神實質,走出一條適合黑龍江省全面振興的新路子。
優化營商環境要有新氣象。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助于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吸引更多企業投資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助于激活企業創新動力,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當前,黑龍江省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關鍵期,優化營商環境就更加要有“等不及”的緊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機感。牢固樹立營商環境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守責的思想觀念,要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潛力,打造一個公平公正、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要有新擔當。優化營商環境要不斷深化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切實增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刻認識我省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切實增強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感。同時,要敢于面對我省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整頓作風人手,通過對標先進尋找差距,通過調研尋找“病根”,通過問責尋找“藥方”,對癥下藥,重拳整治。
優化營商環境要有新作為。要充分發揮我省優勢,在改革思路、解決突出矛盾問題、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上有所作為。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營商環境應注重從整體出發,圍繞營商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打好發展組合拳,發揮政策措施綜合效應。在政策供給上,要注重頂層設計,發揮政策整體效應;在政策供給需求導向上,要暢通企業利益訴求渠道,傾聽企業呼聲;在政策傳導機制構建上,要強化對政策執行過程監督,對政策執行過程中偏離政策目標、原則和規范的行為及時地進行檢驗和糾正。完善制度建設。制度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要素,要強化營商環境監督制度,構建監督網絡,加強全社會對營商環境的監督,確保營商環境中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行為得到及時有效遏制和糾正;要完善營商環境評價制度,建立企業參與的評價機制,積極拓寬企業利益訴求渠道,讓企業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成為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構建和諧的政商關系。政與商在感情上要“親”,政與商要相互信任,政府要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千方百計為企業辦實事、好事;政與商在界限上要“清”,政府以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為權力行使依據,明確“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企業也要在法律劃定的“負面清單”內,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提升領導干部能力。領導干部的思想理念、工作作風、工作能力直接關系到營商環境優劣。領導干部要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面對困難不退縮,面對各種利益誘惑不破底線、不踩紅線,對法律法規、黨紀黨規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