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高職教育的顯著特征。而高職“廠中?!迸嘤柣厥切F笊疃热诤限k學模式得到具體實施,是針對學生進行專業崗位技能培訓與鑒定的實踐教學單位,實訓教學基礎設施與工作狀況直接反映學校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對于今后高職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1當前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現狀
原來我國的職業技術類學院的培養模式是單純由學校提供的職業教育,與社會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對機電行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同時隨著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我市多家企業如麥達斯鋁業、利源鋁業、元隆達磨具、吉林省機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等需要大量機電類各專業人才。如何利用新型具有特色的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廠中?!笔谴偈箤I快速發展,提高辦學綜合實力是我們每個高職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的問題。
2校企合作“廠中?!鞭k學模式的實施
2.1具體實施思路
以前都是搞訂單培養模式,注重的是教,實踐教學與工作實際脫軌,實用性與針對性不突出。如今高職院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建立具有真實職業氛圍“廠中校”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訓時深入企業一線,開展“頂崗”實訓,實現與實際工作“零距離”對接。所以,在實施過程中采取“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辦學模式。
2.2實施過程
2.2.1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遼源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與吉林省機械裝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原來是一家國有大型煤炭機械制造企業,于2005年起就有合作,但都只是參觀了解,沒有深度合作,從2012年起,針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學生,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了學院的設備與企業的設備資源共享建成有效的實習實訓基地。
2.2.2實訓前,為使學生深刻了解行業形勢及保證生產實習安全、高效地進行,首先由企業安全負責人對學生進行了行業形勢的分析和車間安全規范的培訓再帶領學生參觀了企業車間,車間師傅在現場為學生們講解機床的工作原理及機械零件加工圖紙進行了工藝分析,校企雙方將對機械零件的車削加工、零部件的裝配調試等工藝進行現場教學與生產實踐,學生加工的零部件產品經過教師的檢驗得到了肯定,并用于安裝在煤礦機械設備上,使得學生的實訓學習價值有了充分的發揮和提高。
3“廠中?!睂嵱柣卮嬖诘膬r值
3.1一個新型有價值的實訓基地“廠中?!辈粌H是學生受益,對于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名合格的職校教師,應該橫跨教師和工程師兩個“行當”,既能做工程設計,又能做課程設計;既能做技術服務,又能做學生服務。這種特殊的“雙師型”教師需要有特殊的成長路徑。加大學校與企業之間人員互聘共用、雙向掛職鍛煉,把指導教師的企業實踐和技術服務納入教師考核并作為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依據。
3.2“廠中?!毙F蠛献髂J绞俏ㄒ灰环N以企業為辦學主體的校企合作模式,企業為老師和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工作場所,共享企業先進設備資源和技術資源。學生在“廠中校”的教學條件下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同時也能很快地熟悉企業中各個崗位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4“廠中?!庇写鉀Q的問題
4.1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對校企合作模式的認識不夠,而且多數都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相當多的學校對做為校企合作的企業方提出為合作院校提供兼職老師要求,這無疑提高了企業的用工成本,影響企業方對校企合作積極性。做為在校學生其為企業服務的時間往往跟不上企業生產或服務的節奏變化,這些都影響了學校和企業的長效合作。
4.2一些參與校企合作的學生在工作中自我定位的心理準備不夠,缺乏主動性責任心,不能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尤其是在實習期間應對問題所必須的溝通能力和協調各方面關系的能力欠缺,招來領導的批評和指責從而導致工作熱情的不斷缺失。
5 結語
隨著近年來經濟轉型帶來的用工需求的增加,高職院校如何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在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綜合技能的同時,增強學生職業心理的歷練,是各個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對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廠中?!迸囵B模式比較研究,可兼收并蓄、取長補短,采用了“教、學、做合一”的開放性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必備的操作技能和人文素質,彰顯了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普遍認可,也得到了教師的高度評價。
基金項目:吉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職機電專業校企深度融合廠中校培養模式研究”(編號:2016ZCY186 ),主持人:田桂芹
(作者單位:吉林省遼源市遼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