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可以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學生的抽象思維轉變為形象思維,有利于高中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素質教育在試學教學中得到更完美和徹底的實施。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數學課堂教育的模式、教材內容、要教學方法等有新的改進。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已經非常普及,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借助現代的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把不易于理解、枯燥乏味的數學以形象和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用信息技術豐富高中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在教學利用多種信息技術,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品味數學知識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提升高中生數學文化價值.學生必須有濃厚的興趣,才能在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中找到樂趣。
1.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
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 教材中模糊的幾何圖形更是讓學生焦頭爛額,利用多媒體可以將圖形立體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并能動態演示,學生提取更到直觀、形象知識信息,轉化抽象的難于理解的知識容易讓學生理解、掌握。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提升了高中生的數學素養,拓展學生的視野。在多媒體與與數學教學的融合中,多媒體成為高中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一種渠道,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多媒體憑借自身的特點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工具,把握教學重點,突破知識難點,抽象理論、概念變得更形象、具體,讓學生易于理解。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為數學成績好與差的關鍵。作為數學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中,用多媒體課件將形式各異、色彩豐富的橢圓展示給學生,用橢圓圖形繪制出有趣的事物形象,學生在觀看演示過程中注意力被各種橢圓的色彩及組成的不同圖形所吸引。接著教師引入橢圓的有關知識,讓學生結合剛才的演示總結出橢圓的基本特性;再通過課件讓橢圓動起來,將其巧妙地融入到坐標中,通過學生自己觀察和同學探索,讓學生自己把數形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出橢圓的概念和標準方程。讓學生對數學有興趣并愛上數學這一學科,自覺的學習學習和探索數學知識。
1.2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微課是以某一教學細節為依托,通過信息技術想學生傳遞知識的另一教學手段,期特點是知識內容較少、教學時間短、有自主性等,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內容,是一對一的學習,是屬于學生自己的課堂,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這樣就保證了數學課堂高效性。教師通過微課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某些疑難問題突破課堂重難點,高中生在學習中思維高度集中,使學生養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微課與數學教學緊密結合,發揮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確保數學教學在微視頻的輔助下學生樹立起積極的學習態度。
2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學生能主動的探索新知識
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引導學生能主動地探求未知領域,不斷發現知識的奧秘,能夠運用已有的方法或另辟蹊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種學習狀態下高中生能進行知識的鉆研與創新。在以學生為體現的教學活動中,對設計教學環節和選擇數學問題成了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關鍵。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數學教學活動的核心是教師要有別具一格的課堂設計和如何組織課堂教學更有效。信息技術發展很迅猛,為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提供了優良的場所,先進的教學資源及教育理念為教師提供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和工具,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索和鉆研新知識,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數學。
在“兩條直線”的教學中,教師用電腦設計出移動的兩條直線,讓學生仔細觀察、分析,總結出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之間存在位置關系。教師不直接將教材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觀察中去體會理解,自己得出結論比老師直接告訴學生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學生參與了教學活動,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會更深刻,在此基礎上,我有給學生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難題:兩條直線不在同一平面內情況又是怎樣的。這樣促進對知識的拓展、延伸,要求學生探索新的知識,能提高學生的觀察、邏輯推理能力。
3 教學活動結合信息技術,學生能獲取更多的經驗與技能
數學這一學科有嚴謹的邏輯性、科學性和創造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環節和營造課堂氛圍時能夠體現數學的獨特性,要讓學生主動的探索、理清數學知識脈絡之間的聯系、全面掌握數學知識,利于教師把握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有獨屬于自己的數學思考方式與邏輯理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在枯燥、乏味的數學理論、概念中穿插一些具體的形象的課堂實踐,更能提升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幫助獲取更多的學習經驗和技能。
在“四種命題”教學前,教師先讓學生預習有關的知識,將搜集的資料歸納分類并列出有關“命題”知識點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有關這一知識的問題,并標注出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匯總出資料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補充完善學生提出的見解,完美揭示出命題的內涵。學生在掌握和理解知識的同時,體會到信息技術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加快信息技術的推廣努力學習。
(作者單位:河北武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