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翠娥
基于對國內高校二線密集書庫文獻的查詢和調研,對高校二線密集書庫進行了分析,進而對南洋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建設展開了研究,為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二線密集書庫提供參考。
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是圖書館藏書的主要部分,它數量多、種類齊全,一直是圖書館引以為榮的象征?,F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智能化時代,圖書館的優劣,已不僅僅局限于藏書的數量,而是在強調量的基礎上,更注重于質量的提高。本文想結合本館二線密集書庫的建設問題談點自己的認識。
1 南洋圖書館現狀
二線密集書庫又稱樣本書庫。所謂樣本書庫,就是館內圖書復本量多的以及年份久遠的圖書,每種抽出一冊至三冊集中存放于二線密集書庫中。一般二線密集書庫反映出館藏圖書的概貌,或者說是館藏圖書的“縮影”。就我館館藏書圖書而言,我館的圖書館是廠房改建共三層,每層面積4000平方米總面積是12000平方米,經鑒定二、三樓樓層不能承重,86萬冊圖書全部在一樓上架存,結合本館的實際情況在實訓二一樓籌建二線密集書庫。
2 本館二線密集書庫規劃
2.1 二線密集書庫的整體布局
二線密集書庫實用面積650平方米,確定一個合理的布局,一是指空間的最大化利用;二是指文獻存放安排合理,保證藏書的完整;同時也要便于圖書館工作人員熟悉庫藏和管理。本館預備存放28萬冊圖書,根據二線密集書庫的結構,一列存放社科類圖書館,一列存放自科類圖書。
2.2 二線密集書庫的設備
擬建的二線密集書庫在一樓,南方天氣潮濕,年均降雨量大,空氣濕度大,回南天季節尤甚,為解決庫房的潮濕通風問題,本館在建立二線密集書庫隔墻時,上半部分用網格型鋼絲網搭建及購買吊扇,以改善圖書庫房的通風環境。書架購買的是采用內嵌式軌道安裝,手動搖柄移動的密集書架。使用密集書架既可使任何兩行相鄰的書架沿軌道緊密排列,可以做到防塵、放火、防潮。在安裝時每1個 6層雙面的書架可容納圖書約600冊,470個書架可容納圖書20-28萬冊。
2.3 二線密集書庫的排架
二線密集書庫的排架必須滿足三個條件,①密集而不倒架,節約空間;②方便計算機檢索;③有便于上架。高職院校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排架的方法有多種,如:流水號排架法,分類排架法等。本館這次要進入二線密集書庫的圖書,原存放在樣本書庫及中心館下架的復本、年份比較久遠的圖書,所有二線密集書庫的圖書全部修改MARC數據,所以本館圖書用分類排架法排架,這種排架方法的長處在于比較直觀,也便于圖書的查找,保證館藏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3 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的建設
3.1 前期規劃準備工
我校建校34年,館藏文獻豐富,圖書種類比較多。本次入二線密集書庫的文獻全部是圖書。這樣我們要做好前期的圖書數量的統計,圖書架位的測算,每類圖書的存放位置規劃布置。
3.2 建設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線密集書庫的建設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圖書管理員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圖書的搬運、整理。②圖書的館藏數據變更,無數據圖書的重新編目。③對數據的檢查,質量的監督,人員的協調,應急事件的及時處理等等。
由于本次入二線密集書庫的圖書數量多,僅靠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是難以完成二線密集書庫的建設預定進度的。本館對圖書館志愿者和勤工助學組織業務培訓掌握排序方法,后指導現場排序操作,達到熟練后開展工作。
3.3 工作團隊的建設及管理
3.3.1 根據工作的要求,本館建立的工作團隊是,由館長負責全面統籌協調,部門主任負責建庫的各項具體工作,流通部人員全力配合,每天在系統內完善數據等操作,一名工作人員負責檢查整理排序、上架等工作。
3.3.2 計算機中的檢索服務系統
在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的建設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其計算機中的檢索服務系統,通過該系統將密集書庫中各文獻資料詳細地展示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使圖書館管理人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時還可節約讀者大量的時間,為讀者在進行圖書借閱之前,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
3.3.3 增強圖書館管理人員自身的業務水平
建設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從之前樣本書庫的圖書檢查和清點、搬運,以及最后錄入到計算機系統中,這一系列的工作等均需要管理人員一絲不茍地去完成任務,不可存在任何的差錯,以免對圖書的管理以及應用產生影響。而這又求管理人員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業務水平,具備很強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全方位地管理圖書館密集書庫。
3.3.4 二線密集書庫建成后預期效果
達到高密度存儲效果,南洋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的面積約有650平方米,改為密集書架后,則可存放約30萬冊圖書?;灸軡M足圖書館今后3 - 5 年圖書儲藏的發展需要。同時,密集書庫的建成將有效緩解各館館舍緊張問題,延長圖書的使用壽命,對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館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此研究調研了廣州相關高校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的建設,以南洋圖書館為例,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建設二線密集書庫過程中需考慮的主要問題,研究結果將有利于正確把握南洋圖書館二線密集書庫建設項目,使整個項目的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因而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價值。
(作者單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