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社交禮儀不但是個人素質與修養的外在表現,還是一個民族精神風貌的所在,因此加強對社交禮儀教學與實訓,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社交禮儀技能與素質得到了很多高校的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社交禮儀課程也應該與時俱進,對教學和實訓方式加以創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社交禮儀要求。本文探討了社交禮儀教學與實訓創新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
1 社交禮儀教學與實訓創新的必要性分析
社交禮儀是隨著社會的開放、經濟的發展和各種文化的交流滲透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型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社交技能和禮儀素養有著積極的意義。首先,社交禮儀是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互相尊重而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離不開社交禮儀的有效支撐,只有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共同營造和諧的人際氛圍,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其次,社交禮儀體現著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風度氣質,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言行舉止都是自身素養的表現,對社交禮儀的靈活掌握和應用能夠體現大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后,社交禮儀課程的開展對規范大學生的言行舉止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已成為現代教育體系不可或者的重要內容,尤其是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用人需求的變化,大學生的社交禮儀已經成為衡量大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社交禮儀教學質量和實訓效果勢在必行。
2 社交禮儀教學與實訓創新的具體措施
2.1 明確社交禮儀教學目標
社交禮儀教學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學目標的制定不夠科學合理,缺乏針對性、實效性,由此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社交禮儀內容博大精深,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提升其人格修養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現在越來越多高職院校都將其作為公共選修課或必修課。社交禮儀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了解禮儀的基本理論與原則,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為規范,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修養,使其內化為人格、氣質,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進一步明確社交禮儀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方式、實訓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不斷提升社交禮儀教學效果。
2.2 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
現代教學理念強調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倡導把知識傳授的過程轉變為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社交禮儀課程教學應結合本學科特點,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第一,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具有強烈的直觀性和感染力,教師應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將抽象的社交禮儀理論知識通過大量生動、直觀的圖片和視頻展現,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第二,情景模擬法。情景模擬是指教師根據相關禮儀訓練目標和要求,設計模擬情景,要求學生根據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按照角色要求進行符合禮儀規范要求的仿真表演,把它還原到生活情景中來演練體會其中的感覺,既直觀又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不但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還有利于他們將理論更好地運用于實際之中。第三,項目竟賽法。教師在實施具體項目訓練前,首先要講清楚任務目標、規范要求,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由組長負責按訓練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練習,練習結束后讓各組同學上臺展示訓練成果,同學相互評議、教師點評,最后評出最佳表演小組和個人,這樣的榮譽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禮儀、活用禮儀的熱情。
2.3 加強實訓室建設,注重實踐環節
社交禮儀是一門行為語言,但是行為習慣需要一定時間的反復實踐才能養成,所以禮儀教學應重視實踐性內容的學習與訓練,學校應進一步加強相應配套禮儀實訓室建設,為學生鍛煉和養成良好的社交禮儀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儀態禮儀的教學為例,這部分內容是個人禮儀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完美的儀態,學得很認真但卻往往做不到位,要達到理想效果,關鍵在于不斷的訓練,這是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一般來說,儀態課應盡量安排在設有落地鏡的禮儀實訓室進行,教師首先講解理論知識并作示范,然后安排學生分組訓練,并逐一上臺單獨展示,相互指正,最后教師點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感受、領悟,享受美好儀態帶來的滿足感,增強其學好的信心。但儀態訓練僅靠課堂短時間難以達到效果,教師應趁熱打鐵,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坐、站、蹲及進退手勢都要保持良好的姿態,對于表現優秀學生進行表揚獎勵,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各種禮儀的課外活動,學以致用。如指導學生開展個人禮儀風采大賽,通過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比賽活動,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禮儀素養和人際交往能力。在立足校園的基礎上,學生還可以參與社會實踐,承擔校內外各種活動的禮儀服務工作,在實踐中學會如何靈活運用禮儀規范,增強了他們參與社交活動的禮儀能力,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能盡快適應多變的社會。
2.4 改革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課程考核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學生系統地學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客觀地檢查與評價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及應用能力,考核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導向作用。因此,社交禮儀課程可以采用理論考試與實踐考試相結合,項目過程考試與期末考試相結合,課堂內考核與課堂外考核相結合。理論考試側重考查學生對禮儀知識的了解程度;實踐考試側重考查學生禮儀技能的掌握水平;課堂外考核側重考查學生對禮儀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水平??偝煽兏鶕碚撝R、實踐考核成績和課堂外考核成績三項按一定比例總評獲得。這樣能大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3 結束語
社交禮儀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行為規范,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關鍵。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也要對社交禮儀教學與實訓進行創新,進一步明確社交禮儀教學目,并采取有力措施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進而為社會培養具備較高禮儀素養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