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芳
編寫教案對教師來說是一個研究教學大綱、教材、教學內容、學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綜合過程,本文從教案的基本格式和編寫教案的程序進行了詳細闡述。
1 教案的基本格式
教案一般要反映出教學的目的要求,教學的重點、難點及實施的方法與步驟。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和工作特點,教案應有詳有略,不宜過于繁鎖,應系統、鮮明、實用。
不同課程、不同課型的教案,其格式和項目不能強求一律。但一般情況下,有一些項目一定要在教案中列出來,稱之為常規項目。除了有常規項目外,有時還有一些機動的項目,即不為各學科、各課型所共有,教師可以根據課程課型的特點和需要自己決定是否列入教案,稱之為彈性項目。
1.1 教案的常規項目
教案的常規項目一般有:課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時間安排、導入新課、布置作業、課堂小結、講授新課。
(1)課題 課題就是教材的章節或課文的題目。
(2)教學目標 教學目的是每堂課教學的靈魂,它包括傳授給學生哪些知識及達到何種程度的知識目標、培養他們的何種能力的能力目標以及對他們進行怎樣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目標等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可用并列復句的形式表述,也可用條文的形式表述。可以三方面俱全,也可以是其中的兩個或者一個方面,這要視具體的教學內容而定。
(3)重點難點 每一課題的教學所包容的知識和技能是多方面的,在有限的課時內,不可能也不必要等量齊觀地傳授給學生,這就必須區別輕重緩急和深淺難易,即突出重點,攻破難點。抓準了重點和難點,也就抓住了教學的突破口和關鍵環節,還可增強教學活動的節奏感。
(4)時間安排 把教學內容妥善地安排在計劃的課時里,以使教學活動既不空堂,也不壓堂,而是有條不紊地進行。
(5)導入新課 這是由舊課向新課過渡的一種手段,目的是順暢地開展教學通道并激發學生的興趣。導語要簡短新穎,并與本堂課講授的內容息息相關。為此,教師要及時捕捉新的信息,并借助想象的粘合力使之與講授的內容組合在一起。
(6)講授新課 這是教案的主體。首先要明確講什么內容,其中尤其要注意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這可以說是教案的血肉;其次要設計具體的方法和步驟,這可以說是教案的筋骨。正像血肉要依附于筋骨一樣,新課的內容要靠巧妙的方法和正確的步驟傳輸給學生。所以,教師要合理地運用講述、討論、朗讀等方法,并適時地使用教具及演示實驗等手段,為學生的接受創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
(7)課堂小結 一堂課即將結束時,教師要言簡意賅地總結一下所講的有關內容,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也可適當加以拓展,留下回味。
(8)布置作業 這是促使學生把知識轉化成能力的一種手段。布置作業要有的放矢、形式多樣、份量適當、要求具體。
1.2 教案的彈性項目
教案的彈性項目包括:教學方法、板書設計、教學媒體與用具、布置預習和其他添加項目。
(1)教學方法 既可體現在講授新課中,也可單獨開列出來。
(2)板書設計 既可在講授新課部分顯示,也可單獨開列。
(3)教學媒體 使用教具可增強直觀效果,也可充分利用課時。教具包括掛圖、實物、演示儀器和材料、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假如上一堂課布置了課外作業或預習,那么,在本堂課開始之前,就應該檢查,提問。
(4)布置預習 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更好地進行啟發式教學,可在本堂課結束前預習下節課的有關內容。
(5)其他添加項目 因某種特別需要而設立,如將某份教案裝入個人教學檔案,或展覽以為示范等。一般需添加一些項目:學校、年級、班級、科目、執教者、時間等。
2 編寫教案程序
2.1 確定教學目標
在鉆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于執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一定要考慮其可行性。
2.2 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
在鉆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他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只有教材重點才重要,其他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抽象概念、復雜現象、文字概括性很強的定律或定理、結果不明顯的實驗、容易失誤的操作、不安全的或有風險實踐活動。
2.3 選擇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2.4 設計教學過程
設計教學過程,關鍵是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使之與教學內容相統一,這是一份教案的靈魂。一種教學方法可能對某種教材、某些學生特別有效,而對另一些內容或學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明確教學方法的職能。教學過程就是教學方法綜合運用的過程。事實上,沒有一堂課自始至終是用一種方法教學的,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表明,教學效果顯著,是由于他們以綜合的、辯證的觀點對待各種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利用,而不是教條主義、生搬硬套。
總之,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和方法為重點。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