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國政
摘 要:在生活污染治理方面,農村較城市要落后、混亂得多,缺乏相應專門的生活污染綜合治理系統。隨著我國對農村建設的逐漸重視、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農村生活污染治理難度的加大,建立并應用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模式很有必要。本文簡單介紹農村生活污染及其治理現狀,分析適合農村生活污染的綜合治理模式,并探討農村生活污染治理的技術路線。希望能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技術路線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十分顯著,人們的生活狀況也得以明顯改善。與此同時,農村生活污染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在原來常見的生活垃圾、污水及糞便等基礎上,還出現了許多新型污染源,同時污染量也在快速上升。要是不能及時對農村生活污染進行有效治理,將會嚴重影響到農村人民的正常生活,甚至破壞我國環境。
2 農村生活污染及其治理現狀
我國農村目前可以廣泛劃分為兩類,即發達地區周邊農村和邊遠地區農村。總的來說,目前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能力非常弱,不利于可回收垃圾的回收與有害垃圾的特殊處理。在發達地區的周邊農村,往往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可以對常規生活垃圾進行有效的處理,不過其運輸成本通常偏高,難以實現進一步推廣。而邊遠地區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落后,多為填埋或堆置模式,嚴重影響新農村的建設進程。在生活污水的處理方面,發達地區周邊農村和邊遠地區農村差異不大,通常都因為缺少排水管網而隨意、分散排放。農村生活污水中包含的化學殘留物質、垃圾、黑水等,都有可能對農村生活用水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可以說,目前大部分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率及處理效率都非常低。另外,部分農村養殖業較為發達,往往會造成大量的細菌和糞便,直接影響農村生活環境,但目前對這方面的治理意識還比較差,未能滿足相關需求。
3 構建農村生活污染的綜合治理模式
目前農村的生活污染源主要還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與糞便,因此,要構建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模式,依舊要從這三方面入手。在此基礎之上,各地區還應當依照農村實際情況,如農村環境、規模、污染源、污染量、交通、風俗、經濟等因素,構建科學、合理、可行性強的綜合治理模式,做到因地制宜。接下來簡單介紹幾種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模式。
3.1 城鄉結合處理模式
城鄉集合處理模式主要適用于城市周邊農村,由于農村與城鎮之間的距離較短,可以在運輸成本的可控范圍內完成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與此同時,也可以在農村引入排水管網系統,完成農村生活污水及糞便的統一收集與處理。城鄉結合處理模式依托于城市生活污染處理系統,只需要做好生活垃圾運輸及排水管網系統即可。
3.2 農村集中處理
農村集中處理是指將一個甚至數個農村的生活污染集中起來,并對其進行統一處理。在生活垃圾方面,可以建立以堆肥、填埋為主的集中處理站,快速、高效完成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只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生活污水及糞便方面,可以建立中小型的簡易污水處理設施,利用排水管網系統將片區內的農村生活污水及糞便進行集中收集與處理。
3.3 農村分散處理
農村分散處理模式通常是以農戶為單位,在政府的幫助下,單獨進行生活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可以進行簡單分類,并依照不同的處理要求和規范進行處理。在處理生活污水方面,單個或多個家庭可以使用分散型水處理裝置,對少量的生活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很顯然,農村分散處理適用于位置偏遠,并且規模較小、生活污染少的農村。
4 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的技術路線
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的技術選擇應當以治理模式、農村實際情況、政府支持力度等為依據,進行綜合考慮和優選,最終選擇出合適的治理技術,并進行科學的路線設計。常見的農村生活污染治理技術包括堆肥、填埋、焚燒、厭氧消化、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生態廁所、人工濕地等,每種治理技術均有其優缺點和使用范圍,在選擇時需要仔細分析。例如生活垃圾治理技術中的堆肥技術,只能適用于有機垃圾,不能適用于有害垃圾、無機垃圾等。堆肥技術固然有著施行簡單、費用低廉、垃圾利用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反應時間長、利用率不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點。又例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中的厭氧處理技術,能夠利用沼氣池再次利用污水,而且技術成本較低、能耗不高。可是,厭氧處理技術卻也有著污水治理效率低,對低溫廢水治理能力弱的問題。所以說,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的技術路線需要在綜合考慮選擇技術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性設計。
在進行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技術路線設計時,首先要遵循分類設計的原則,即對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別進行設計。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注重二者的統一性,對可以集中處理的生活垃圾與生活污水,也應當設計相應的中和治理技術路線。例如生活垃圾中的有機垃圾和生活污水中的糞便,都可以通過厭氧消化技術進行治理。那么在實際設計中,將有機垃圾和糞便進行集中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這也就引出了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技術路線設計的另一原則,即高效性、可行性與低廉性。在設計治理技術路線時,要充分考慮該設計的可行性,確保該設計能適用于實際生活污染治理中,同時還要盡可能做到成本低和可利用垃圾的利用率高。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技術路線設計如圖1所示。
5 結語
農村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村生活污染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也越來越嚴重。鑒于我國農村數量大、分布范圍廣、類型多的基本情況,針對不同農村,適用不同的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模式很有必要。在不同治理模式的基礎之上,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生活污染治理技術,并設計科學、合理的技術路線。只有這樣,我國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效率才能得以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蔣龍龍.基于循環經濟角度的農村生活污染治理探究[J].環境與發展,2017(9):54~55.
[2] 張明月,鄭軍,高志峰.山東省農村生活環境污染治理:政策特征、成效、困境與路徑優化[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66~71+91.
[3] 蘇琴,張杰.治理農村面源污染 改善農民生活環境[J].吉林農業,2015(24):110~111.
[4] 杜通平.農民生活方式對環境的污染及治理思路[J].生態經濟,2009(3):159~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