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
本周中小板指出現破位下行的態勢。在前段時間,中小板指缺乏強有力的主線牽引力量,所以一直圍繞在7500點一線作箱體震蕩。本周受到信托持股計劃到期將不展期等諸多輿論信息的沖擊,中小市值品種紛紛急跌沖向跌停板,中小板指受其拖累,也隨之破位下行。直到本周五下跌到7100點時方才有一定的買力介入,中小板指有所企穩。
就后續走勢來說,中小板指的壓力短線可能會有所減緩,主要是因為媒體關于信托公司的表態說明持股計劃到期不展期只是個別,不是全體,所以市場拋壓有所減輕。但是,就中長期趨勢來說,沖擊波可能未完全消退。一是因為防范金融風險是今年的經濟運行抓手之一,而降杠桿則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核心舉措,所以,降杠桿的相關舉措在后續股市運行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二是因為資管新規尚未正式公布,博弈的最終結果究竟如何,仍然是一個謎。但不管怎樣,只要不出臺,就意味著石頭未落地,市場參與者的擔憂情緒就不會徹底消失。所以,對中小板指中期走勢的壓力仍然存在。
在操作中,仍不宜重倉中小板的中小市值品種,尤其是擁有信托持股計劃、資管計劃持股的個股。不過,對于流動性相對較好、業績確定成長的醫藥股來說,每一次急跌往往就是一次加倉契機,主要是因為醫藥股兼顧科技與消費的特征,業績的穩定性、成長性均在A股中首屈一指。所以,利用后續的急跌可以積極低吸以下三類醫藥股:一是一致性評價受益類個股。二是產品線豐富的醫藥股。三是精準醫療類醫藥股。另外,對大股東積極主動增持的相關個股也可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