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從去年開始,中長期權益類定開基金就成了基金產品中的爆款:2017年10月24日發行的中歐恒利三年定開當日募得74.4億元;2017年11月8日發行的東方紅睿璽三年定開混合基金,當日申請金額178.22億元,最終配售比例11.22%;1月16日開始募集的興全合宜,當天即宣布提前結束募集,興全合宜首募規模超300億元。監管層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1月23日發布了2018年第一期監管通報。在監管通報下發的當天,1月23日發行的兩只熱門基金東方紅睿澤和富國成長優選三年定開都采用了限購和淡化營銷等方法。此外,首次出現了基金公司緊急設置規模上限。1月29日發行的嘉實核心優勢基金公告稱,首次募集上限為90億人民幣。限購并沒有限制投資者認購的熱情,嘉實核心優勢當天募集突破90億。
定開基金熱銷的背后,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募基金賺錢效應明顯,很多投資者看到公募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的專業能力,愿意將資金委托績優的基金公司進行管理;同時,投資者越發理性,更加注重產品長期穩定回報。此外,基金公司也開始加大定開基金的投入,比如在2017年收獲頗豐的東證資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發力新基金的發行;此外,除了上文提到的爆款,財通、銀華等也發行了中長期權益類定開基金。
相比普通的開放式基金,中長期權益類定開基金主要具有以下這些優勢:第一,定期產品在設計的時候就是朝絕對收益方向努力的,盡管在產品契約中沒有寫明,但大部分公司的定期產品都是以做絕對收益為目標,尤其是封閉期在兩年以上的產品;第二,不受日常申購或贖回的影響,能夠有效避免資金進出產生的基金業績波動,能夠為基金經理的操作提供更好的環境,牛市無大額資金贖回,收益更加穩定,熊市無增量資金進入,避免增量資金攤薄收益水平;第三、有利于基金經理進行杠桿操作、致力于提高業績。雖然對偏股型基金影響不大,但適當配置的債券仍可增厚收益;第四、封閉運作兼顧到了投資策略和投資紀律性,使得投資者更好地分享市場收益,避免了因為短期波動而導致的投資者頻繁申贖的情況。
從業績的角度看,截至去年年底,2014年以來成立的中長期定開權益類基金成立以來年化回報均值為5.47%,獲得正收益的比例為66%。其中表現最好的是東方紅睿華滬港深,成立以來年化回報達43.56%。這主要是受到這類基金成立時間都不是很長,且為數眾多的定增基金受到監管的影響。此外,銀華基金、中歐基金、匯添富基金等旗下的同類基金也表現較好。
如何布局中長期定開權益類基金
持有期限和基金匹配。資產配置的“長期”是很長的,可以是10年、20年甚至30年,這個長期的意義在于,從長期來看,主要投資股票的股混基金能獲得一個長期來看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去年陸續轉型的老式封閉式基金也是基于這個理念設計的。作為“升級版”,近兩年成立的中長期定開權益類基金也是幫助投資者鎖定投資期,被動進行中長期價值投資。
雖然投資者也可以持有一只基金三年不賣,但是人性的弱點很難克服,在實際投資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因為各種原因沖動交易、導致虧損的情況。市場上每年都有業績亮眼的產品,但是如果無法選擇合適的買賣時點,就無法和基金一起分享收益;所以如果投資者不確定能做好擇時,可以選擇封閉式基金。
選擇業績持續穩定的基金經理。中長期定開基金對于基金經理的能力要求更高。因為基金本身的流動性非常差,對于投資者而言當然希望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對于銷售機構而言,業績穩定的明星經理也是他們宣傳的重點,對渠道的品牌和客戶粘性都有好處。
近期熱銷基金的基金經理中歐曹名長、東證資管王延飛和林鵬、興全謝治宇均為長跑型選手,中長期業績持續跑贏大盤,投資能力獲得了市場的普遍認可。這其中也有基金經理考核的原因,例如東證資管對投資經理進行5年業績的考核,這意味著公司已經形成與長期價值投資相對應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拉長了考核周期,讓基金經理能夠更加專注于去尋找那些具備內生性增長的優質公司。
切忌為了追捧收益率而短期跟風。在爆款背后,不少投資者對這類“非主流”趨之若鶩,只看到了基金經理過往業績好,對基金的其他特點也不甚了解就出手了。除了在傳統的基金公司、銀行、第三方銷售平臺認購以外,二級市場交易也是不少沒有搶到籌碼投資者的一種選擇。作為對流動性的補償,定開基金在二級市場大多呈折價狀態。但東方紅睿滿、睿軒、睿陽和睿華出現溢價,溢價率均在7%以上,除了場內規模較小的原因外,也與東方紅良好的業績和品牌密不可分。但對這類基金,除了因為溢價而導致的成本抬升以外,二級市場投資者也需要警惕因為預期變化導致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
歷史上就有這樣的例子,2014年9月23日嘉實元和發行,盡管認購門檻高達10萬元,封閉期長達5年,但是因為這只基金是當時特別火熱的混改基金,募集首日100億的規模旋即售罄。這只基金是首只參與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公募基金。基金資金50%投資于中石化銷售公司的股權,另50%投資于債券,凈值表現較為穩健。但其二級市場的價格卻表現出了較大波動,在溢價上市后,因為流動性不佳以及混改進度不及預期等原因長時間處于折價狀態,隨后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嘉實元和又迎來一波熱炒,但2017年,隨著對中石化銷售公司估值進行調整以及上市預期的減弱,又引發了價格回調。
總的來說,中長期定開權益類基金熱賣現象的背后,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以及投資者逐漸趨于理性的情況下,價值投資的理念得到了延伸。但是隨著市場的演變,資金出于流動性考慮,此類基金或許不會一直成為行業的熱點;另外,因為基金普遍還處在封閉期,中長期定開權益類基金的業績還需要更長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