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冀川
作為中國最大的乙肝疫苗生產企業,康泰生物在2017年業績快報中表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6434.37萬元,同比增長110.95%;實現利潤總額24104.34萬元,同比增長143.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753.16萬元,同比增長152.32%。在良好的業績支撐下,康泰生物通過發行可轉債,為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提供所需資金。
乙肝、四聯苗撐起業績成長
康泰生物疫苗產品涵蓋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已上市銷售的4種疫苗產品,可以用于預防乙肝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疾病,尤其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和聯合疫苗(四聯苗)技術含量較高,符合疫苗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對于業績提升,康泰生物表示,公司按照年度制定的經營規劃,緊緊抓住行業復蘇的市場機遇,加強疫苗產品的銷售推廣,公司的乙肝疫苗、HIB疫苗和四聯苗銷量增加;隨著修訂后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貫徹實施,產品銷售價格提高,致使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實現增長。
在毛利率方面,康泰生物2017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毛利率為88.65%,同比提升13.17%,其中乙肝疫苗和四聯苗對康泰生物利潤貢獻較大。康泰生物是國內最大的乙肝疫苗生產廠商,乙肝疫苗批簽發量位居全國第一,擁有國內規格最全的乙肝疫苗產品鏈,包括10μg、20μg、60μg三種規格,其中60μg重組乙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低無應答人群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為國內獨家研發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作為國內獨家生產四聯苗的企業,康泰生物四聯疫苗可以實現“一苗防四病”的效果,可同時預防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疾病,是行業內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聯合疫苗,2017年1~6月四聯苗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同比上升139.80%,2017年1~9月公司四聯苗批簽發142.63萬支,相比去年全年90萬支左右的銷售數據,呈現高增長趨勢。
狂犬疫苗等在研項目布局未來
疫苗行業價格彈性大,產品上市后放量極快,一般3~5年即可達到銷售峰值,但對企業的研發技術和產品儲備要求極高,康泰生物已有多個重磅產品處于臨床試驗后期或待上市狀態,如23價肺炎多糖疫苗,預計在2018年上市,到2022年國產企業不超過4家;第三代人二倍體狂犬疫苗目前處于上市前待生產現場檢查階段,是康泰生物從法國巴斯德全套技術引進項目,預計2018年上市,且2021年前不會有其他競爭對手上市;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為康泰生物從世界衛生組織及荷蘭全套技術引進項目,產品已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目前臨床試驗階段,有望在2020年獲批上市。
康泰生物目前擁有在研項目25項,其中5項已申請藥品注冊批件,11項已經獲得臨床批件,1項已經申請臨床研究,8項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此外,公司擁有授權專利30項,其中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通過自主研發與應用實踐,康泰生物還掌握了16項非專利技術,主要應用于疫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等環節。西南證券研究分析認為,康泰生物短期主要靠獨家的四聯苗和60ug乙肝疫苗爆發,中期看獨家三代狂犬疫苗(MRC-5)發力,長期看13價肺炎、五聯苗等重磅產品,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短中長期均有重磅產品支撐的疫苗公司。
調整銷售模式增厚企業利潤
根據2016年修訂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二類疫苗需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采購。康泰生物積極調整銷售模式,公司二類疫苗自2017年1月1日起開始全部轉為直銷模式,大力發展直銷隊伍和專業化推廣商,積極拓展產品銷售渠道,通過參與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集中采購的方式,獲得該省疫苗銷售準入資格,繼而直接銷售至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為使康泰生物產品配送能最大限度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公司產品的冷鏈運輸干線由公司負責,各省支線由代儲代運商承擔配送。
由于銷售模式改變,從而去除了經銷商環節,因此康泰生物獲得了更高的利潤空間。康泰生物表示,直銷模式雖然增加了銷售費用,但中間環節的減少,讓企業新增利潤完全能夠覆蓋費用成本,而且直銷對象為縣防疫站,回款雖然較慢,呆壞賬卻比過去要大幅降低,也為康泰生物提供了良好的利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