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杰
摘 要:我國建筑施工行業是一個高耗能行業,其能耗平均值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因此在國家倡導的“節能環保”理念下,更應該在建筑施工中廣泛應用綠色施工技術。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借助新的施工技術與施工理念對其進行創新與改革,推動綠色理念下建筑節能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本文從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和環境保護這個方面對綠色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綠色理念;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1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運用綠色施工技術,不僅是確保建筑安全壽命得到提升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推進了我國建筑資源節約以及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施工人員應當切實掌握多種綠色施工技術,并將其運用于建筑建設工作當中。
2 綠色施工的概念
所謂綠色施工是指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實現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和環境保護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動。近年來,國家發展進入“新常態”,建筑業作為國民支柱產業,在尋求改革突破的關鍵時期,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們認真學習了《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的綱領性文件,2016年6 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建市[2016]93 號文,提出優先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加強工程總承包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總承包企業要高度重視工程總承包的項目經理及從事項目控制、設計管理、采購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質量安全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養。2017 年2 月24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辦發〔2017〕19 號文《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下稱“意見”) ,《意見》規定,要求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按照總承包負總責的原則,落實工程總承包單位在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責任。2017 年5 月04 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時期主要任務明確提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以工程項目為核心,以先進技術應用為手段,以專業分工為紐帶,構建合理工程總分包關系,建立總包管理有力,專業分包發達,組織形式扁平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形成專業齊全、分工合理、成龍配套的新型建筑行業組織結構。發展行業的融資建設、工程總承包、施工總承包管理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先進管理技術和國際競爭力的總承包企業。
3 綠色施工的具體應用
3.1 節能與資源節約
綠色施工的重點要求就在于節能和資源節約,所以各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注重能源的有效節約。首先,施工人員應當在工程建設開展之前,首先根據建設經驗來就民用建筑施工所需建筑材料的量進行具體分析,有計劃的進行施工材料與設備的采購。同時,施工人員還應當就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重點施工環節進行專門性的施工資源消耗情況分析,制定相應的施工資源使用計劃,切實保證對施工資源的有效節約。另外,施工人員在進行工程建設材料選擇時應當優先選擇綠色材料,并引進先進的綠色施工工藝,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此外,施工人員還應當明確施工所用的材料中哪些屬于可回收材料,制定完善的材料回收程序,提高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3.2 加強材料管控,充分利用環保材料
環保材料具有節約性、節能性、可循環利用性、環保性的特點。節約性,是環保材料的突出特點,減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損耗率,有效提高節約效果,新型的建筑材料能充分發揮節約材料使用量的效果;節能性,是綠色施工技術中控制的重點。不光從材料本身和施工過程中,綜合考評節能效果,還要從施工產品交付運營過程中的節能效果來確定材料的選用。如在施工過程中,臨電設施使用節能型的燈具,可有效節約用電量;墻體保溫材料,在居住使用過程中,能有效保溫隔熱,防止熱量流失,降低建筑物在使用過程的能源消耗;綠色施工材料還應具有循環多次使用的特性,材料循環使用,節約加工時間,減少搬運距離,提升施工材料地利用價值及利用效率,避免出現施工材料的浪費問題。
3.3 節約用水,控制水污染
基礎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基坑開挖地下水水位過高情況,需抽取地下水來降低水位,可以將抽取的地下水儲存在集水池中,用來拌料、沖洗。現場設立沉淀池、化糞池等控制施工用水,對外排放的水,要經過相關單位檢測,根據檢測報告,確保施工場地排放水達到排放要求。對于含毒性材料的保存,要單獨存放,設置隔水層,做好防漏、放滲預防措施。出入口大門設置的自動沖洗裝置,設置排水過濾系統,將沖洗過后的水,循環利用,提高用水效率。施工管理人員要節水意識,及時對廢水回收再利用,減輕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在施工過程中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實現綠色施工,可持續發展。
3.4 節約施工用地,合理布局
在施工進場前,要對施工現場和周圍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對現場已有管線、地下文物等做好保護措施,合理布置施工總平面圖,遵循用地面積最小化原則,對現場臨時用地、加工棚、材料庫房、堆放場地等合理規劃布局,占地緊湊,平整場地后,利用原有道路改造為環形道路,降低道路占地面積。控制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施工過程中,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廢棄材料,要做到“活完場清”,用麻袋及時清理垃圾,保證現場場容場貌;對建筑垃圾產生比例,設定量化目標,制定紅線,形成獎罰機制;將垃圾分類打包處理,由垃圾清運人員統一外運,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可在現場存放超過一周。
3.5 環境保護
(1)揚塵的綠色環保化處理。房屋建筑施工現場的揚塵問題會給環境帶來較為嚴重的污染。施工現場揚塵處理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在施工現場配備噴灑裝置進行灑水潤濕,確保施工現場清潔,噴灑水源要盡量避免使用自來水,減少水資源浪費;其次,預留在施工現場的土方應集中堆放并采取覆蓋措施,土方運送時要在進行遮擋,車輛進出大門要及時進行沖洗,干凈后方可出入。(2)固體廢棄物的綠色環保化處理。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建筑垃圾,通常我們直接將固體垃圾運送至城市垃圾處理站,這樣就容易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費和城市環境污染。因此可以將固體廢棄物分類集中擺放,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進行回收利用;對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破碎、壓實濃縮、脫水等處理,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3)廢水廢氣的排放處理。針對廢氣的處理,應嚴格要求施工地車輛和施工機械設備的廢氣排放量。對施工現場易產生廢氣的環節應加強處理,例如焊接等施工環節配備相應的專業處理設備避免其廢氣中帶有大量粉塵。針對廢水的處理,施工廢水應經污水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再可排放市政污水管網,建筑實驗養護用水必須經妥善處理后才能排放。工地生活區的臨時廁所與廚房應建設臨時化糞池和油污處理池。
4 結束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及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中所需的住宅等建筑需求逐年增加,既有建筑的位置及價格等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城市生活的需求,新建建筑在我國又大面積開展。而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階段,產生大量的環境污染,并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及噪聲污染等,且產生大量的能源及資源的浪費。在此背景下,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術應運而生。
參考文獻:
[1] 李哲.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1):199.
[2] 王曉穎.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門窗,2016(5):44+92.
[3] 楊德永.綠色生態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術[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6(9):240~241.
[4] 展釗.綠色理念下建筑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6(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