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鵬飛
摘 要:大體積混凝土主要是指最小斷面尺寸大于1m。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使得建筑規模日趨增大,同時建筑基礎承受的荷載也越來越大,促進了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因此為了保障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及其經濟效益,本文簡述了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準備要點,對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及其施工管理進行了論述分析,旨在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準備;施工技術要點;施工管理
1 前言
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一般需要連續進行澆筑,并且完整性要求較高,不允許設置施工縫;而且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澆筑后產生的水化熱比較大,并且積累了在內部不易散發,容易產生較大的溫差應力,導致裂縫現象,因此為了保障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以下就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及其施工管理進行探討。
2 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準備要點分析
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準備主要包括為:(1)施工材料準備。第一、水泥。首先應優先使用低熱和中低熱、綜合性能好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如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如高效減水劑以控制單位用水量,在保證同基準混凝土工作性強度的前提下,較高幅度地降低水泥用量,達到降低水化熱和混凝土收縮作用的目標。第二、水:應該盡量采用可飲用的水進行混凝土的拌合,對于不可飲用的水,在拌合之前應該先進行化驗和抗腐蝕檢驗。第三、骨料。其中砂石的含泥量對于混凝土抗拉強度具有較強的影響,控制失當可能導致結構嚴重開裂,因此砂的含泥量應≤2%,石的含泥量應≤1%;摻加≤混凝土體積25%的粗骨料,將塊石最大粒徑限制在150~250mm范圍內,可相應降低用水量、泌水量與混凝土收縮作用。第四、礦物摻和料。粉煤灰、礦渣、硅灰等礦物摻和料的加入能夠很好地降低膠結材料的水化熱,其中,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對于降低混凝土澆注初期的水化熱,減少干縮,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抗滲性能和耐久性指標均具有明顯意義。(2)施工前期準備。第一、制定施工專項方案,并根據方案、砼技術指標要求、機械設備需求量;并備用幾條振動棒;安排專人進行試機,做到分工明確。第二、對供電系統進行安全檢查,做好夜間及應急照明的準備工作。再者,做好環保配套設施,如沉淀池等。第三、做好現場指揮工作。安排好車輛行駛道路,同時做好后澆帶攔設。
3 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澆筑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主要應用混凝土的分層連續澆筑工藝,這種澆筑混凝土方式有兩個優勢,有利于混凝土振搗,可以滿足混凝土澆筑量的需求;在進行澆筑施工可以有效的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升高情況。可是如果工程的量比較大、混凝土的澆筑面積大、施工工程的混凝土澆筑能力有限就會采用推移式連續澆筑法。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拌制和運輸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對混凝土的拌制和運輸與連續澆筑施工的要求相符,同時在保證混凝土質量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的將混凝土的出罐溫度降低。在澆筑混凝土的實際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混凝土表面的清潔,將混凝土表面的泌水、雜物等及時清除。在澆筑混凝土的實際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表面容易出現泌水的現象,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2)振搗施工技術要點分析。消除大體積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產生裂縫現象的重要環節就是混凝土振搗。為了防止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中出現裂縫,需要根據有關的技術要求對混凝土的水灰比進行嚴格的控制,將混凝土的用水量合理的減少,在混凝土澆注施工的過程中要混凝土進行充分的振搗,這樣可以將混凝土澆注過程中跑漿的幾率有效的降低。在實施混凝土振搗時,依照工程的要求對振搗的深度和振搗的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同時在建筑工程中大都是泵送混凝土,為了保證良好的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要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使大體積混凝土的抗滲質量達到相關的要求,同時將孔隙和氣泡大量的減少,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密實度,是混凝土具備良好的性能。同時二次振搗還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在坍落度喪失的情況系對其重新液化,將大體積混凝土的粗骨料、鋼筋周圍的水膜有效的消除,再次將這些水分和周圍的砂漿攪拌均勻。
(3)養護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不均勻的質地極易產生裂縫現象,混凝土出現裂縫主要是因為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不好。我國沒有明確規定在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方法、養護環境、養護時間等。對大體積混凝土需要進行有效的濕度養護,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為25℃以內,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必要的保濕養護時可以使用一層塑料薄膜和兩層草袋,將表面熱量的擴散減少,有效的對混凝土內外層的溫差進行控制。
4 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管理
建筑大體積混凝土工程除了要滿足建筑的強度、剛度、完整性和耐久性等要求以外,還需要有效控制和防止溫度應力而造成的結構變形和產生裂紋等。因此必須加強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管理,主要表現為:(1)加強混凝土原材料管理。主要表現為:第一、合理選擇水泥、沙及碎石等原材料。水泥的用量要滿足經濟指標和水化熱的需求。因此在選擇水泥時,要合理選擇水泥的標號和品種,盡量采用水化熱低的,如中熱硅酸鹽水泥和低熱礦渣水泥等。同時,要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水泥的使用量。第二、從改善砼的和易性出發,可以摻入粉煤灰等優質摻合料和膨脹劑等外加劑。但是,粉煤灰不宜摻入過多,要根據工程要求進行適量添加。第三、選擇結構緊密、清潔度好、含泥量低、強度合適的優質骨料。第四、適當配置鋼筋構造,提高砼的抗裂性。可鋪設直徑為8毫米,間距5米的溫度筋,及時導出大量的熱。(2)嚴格出機溫度和澆注溫度的控制。假如施工現場的溫度比較高,就要設置遮陽棚遮住沙石堆,然后根據具體的情況噴冷水降低溫度。而拌合時使用的水可以在其中加入冰,控制水溫為5℃左右。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控制混凝土的出機溫度為18-20℃是比較適宜的。控制好澆筑的溫度可以將混凝土最高的溫度升高有效的降低,進而降低冷量的損失。在低溫施工時可以對施工的時間進行控制,然后依據工程的施工情況減少混凝土的運輸和澆注時間。(3)強化后期保養工作。大體積混凝土的后期保養工作主要體現在溫度的監控上。由于砼內、外部溫差超過25℃就需要采取內部控溫措施;而外表與環境溫差超過25℃時需要外表保溫措施。所以,內部降溫一般采取內埋循環水管進行導熱;外部保溫可以采取覆蓋薄膜、麻袋等方法減少水熱化的流散。保養時間一般以半個月左右為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促進了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并且建筑規模不斷擴大,使得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日益增多,為了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及其施工管理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 謝葉虎.建筑混凝土工程中的澆筑施工技術[J].裝飾裝修天地,2016.
[2] 張海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探析[J].門窗,2015.
[3] 王進進.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與管理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5.
[4] 王偉森.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與監理[J].河南建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