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本周滬指一度接近前低,這個收官似乎不太完美!
袁月:2449這個點位是沒必要糾結的,我之前在多個場合都說過,一定是會跌破的,無非就是時間的問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看跌破的方式。急跌和陰跌對于個股和操作的影響是明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無論指數如何,只要市場整體不能有效放量和盤面熱點增多,操作上都不要太激進。
主持人:為什么要看這兩個信號?
袁月:因為它們才是市場轉強的重要信號,是市場氛圍轉好的前提條件,這代表著增量資金和游資的活躍度。比如,周二滬指一度距離前低只有13個點,雖然下午實現拉升收出了長下影線,技術上看似乎存在探底成功即將反彈的可能,但通過觀察午后的量能可以看到并沒有明顯的放大,這就說明資金的抄底意愿并不強烈。同樣,周四受外圍市場的影響指數直接高開,但最終還是只能低走,并且以最低點收盤,這也說明資金的謹慎。總之,滬指在每日只有千億級別量能的情況下,對于指數的走勢不要有過高的期待,并且反彈也僅限于部分個股的機會。
此外,再看熱點炒作。游資一直是短線的風向標,市場炒作人氣的主導者。本周沒有新熱點出現,這也不足為奇,畢竟盤面屬于弱勢。但游資對于老熱點的態度,也決定市場的炒作人氣。無論是5G還是創投,都是以一日游為主,雖然出現了泰永長征的七連板,但僅限于個股的單打獨斗,板塊帶動效應有限。以上這些都說明場內資金的不活躍。
所以,這種局面下,可操作的機會并不多。對于短線具備一定交易能力的投資者來說,是可以參與搏短的,但倉位還是要有所控制。而對于不適合短線的投資者來說,把握確定性較高板塊的波段機會顯然更為明智。
主持人:漲停的個股不多,但跌停的個股不少,都是什么原因?
袁月:跌幅榜居前的依舊被莊股和利空股占據。關于莊股近期在不斷的提示,之前說過的多喜愛、國恩股份、派思股份、朗迪集團、寶馨科技等,本周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從調整的方式和空間上來說都是比較典型的莊股特點,所以對于這類個股投資者還是不要參與,目前看,中昌數據和八菱科技等股價雖然在高位徘徊,但也都是明顯的莊股,接下來大概率也是難逃一跌,區別只是時間的問題。
主持人:對于爆出利空消息的個股來說,原因也不相同,這種問題投資者能否規避?
袁月:利空股主要還是由于財務方面的問題,這其中又包括債務違約、高溢價收購和商譽減值等問題。關于商譽減值的問題,之前在文章中有過詳細的分析,考慮到2018年是業績承諾的到期大年,以及2018年的商譽規模創下歷史新高的1.45萬億元,這個問題一定是值得投資者警惕的。
其實,在三季報披露結束后,有幾十家公司就預告過年報可能存在商譽減值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報披露后,最終計提商譽減值的家數還會增多的。本周國民技術和銀禧科技就分別爆出存在10億元和4.9億元的商譽減值。兩股在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股價均出現跌停。所以對于投資者來說,自查手中個股存在的商譽減值風險還是必要的。
有些"雷"埋的比較深不容易察覺,或者說需要通過詳細分析財務報表才有可能規避。但對于莊股和商譽減值的風險,我在文章中已經提示過多次了,這種風險相對比較容易規避,再去“蹚”就沒有必要了。
最后還是要和投資者強調:關于明確選股邏輯的思路已經說了很多次了,這還是首要考慮的問題。當然,這個思路也并不是說好公司不會受盤面影響,更不是不會下跌。以近期美股為例,各大指數連續出現調整,其中多家知名公司如蘋果、亞馬遜等,股價從高點算起調整幅度超30%,英偉達更是跌幅超過50%。
但投資者要明白的是: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絕大多數個股都會出現調整。但好公司和質地一般的公司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在于下跌后由于基本面的優秀,依舊會吸引資金再次關注,這其中就會存在波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