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5日上午,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消息,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11月5日下午,證監會就設立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答記者問,表示科創板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是資本市場的增量改革,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做出更為妥善的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
興業證券:科創板和注冊制的推出,有望為市場引入新鮮血液,有助于優質的創新型企業留在國內資本市場,并且突出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隨著這些優質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國內投資者也有望充分、便捷地享受到這些優質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紅利,對市場形成正反饋,幫助資本市場實現長期健康發展。但短期而言,優質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可能會對目前的存量資金的預期產生影響,板塊分化可能更加明顯。同時,殼資源的炒作行為也可能會受到抑制。
平安證券:盡管具體的方案還沒公布,但是我們可以確認的是,此輪資本市場改革立意及規格遠高于新三板以及戰略新興板,我國資本市場改革自此進入了深水區,當然資本市場的后續走向和具體政策細節的落地息息相關。短期來看,中小創板塊面臨供給增加的風險(具體程度視差異化以及注冊制程度而定),資金虹吸效應也不容忽視,盡管監管層表示會考慮把握好試點的力度和節奏,但波動調整再所難免;中長期來看,有助于引入更多優質新經濟企業,增加資本市場資金活躍度,有助于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和上市公司優勝劣汰,而A股市場估值體系再次迎來分化,優質成長上市公司仍能維持較高估值,而經營不善的成長以及殼公司則會被加速淘汰。
聯訊證券: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此舉彰顯政府加快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決心,有利于新經濟的發展和新產業的培育。對資本市場而言,有助于新經濟產業龍頭的加速形成,但也加速了企業優勝劣汰的過程,或在未來看到國內資本市場涌現類似當前BAT這些海外資本市場上市的科技巨頭。也將看到更多的概念炒作公司估值向下回歸,從而形成有上有下、有進有出的資本市場新氣象。
中信建投證券:科創板和注冊制的推進繼續完善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這對風險投資、證券公司的投行和并購等業務形成利好。同時改變原有的估值體系,只有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企業才能獲得更好的定價。
川財證券:對比創業板,科創板上市的條件更為寬松,對上市企業和長期資金都更具吸引力。從長期來看,科創板的推出有利于推動科技創新,部分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的問題,并且有利于凈化A股市場環境,加速市場優勝劣汰。此外注冊制的試點也為資本市場制度完善以及接軌國際打下基礎,將對吸引長期資金入市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