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 賈昕宇
左權縣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東南部,這里不僅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而且在新時期脫貧攻堅的路上,左權縣正邁著堅實的步伐大步前行。
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近年來,左權縣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已初步形成了“東南核桃、中北雜糧、沿河蔬菜、西部養殖”的產業大框架。同時,還輔以中藥材、光伏、電商、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產業扶貧已成為拉動貧困群眾增收的有力“引擎”。
“核桃之鄉”,用核桃迎接美好生活
左權縣盛產核桃,是“中國核桃之鄉”,“左權綿核桃”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稱號。近年來,該縣依托這一傳統產業,統籌空間布局,讓核桃成為群眾的“搖錢樹”。據了解,目前左權全縣主產區8個鄉鎮核桃種植面積36萬畝,主產區貧困戶實現核桃樹栽植和綜合管理全覆蓋,人均核桃樹達到2畝以上。
寺坪村從1998年開始計劃發展核桃種植經濟,到2003年開始量化種植,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全村核桃種植已經初成規模。在發展過程中,品種不好、畝產不高成為困擾種植戶的一大難題。2012年,部分村民開始著手改良品種。在此帶動下,全村開始有規劃、成批次地進行品種高接換優,去年改良100畝,今年預計還將完成300畝耕地的核桃品種改良。
在精準扶貧的攻堅戰中,寺坪村在左權縣的統籌帶領下,正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帶領著全體村民,伴隨著“一村一品一主體”“一鄉一業”的大力推進,在全面脫貧的路上大步前行,讓“中國核桃之鄉”的稱號在全國叫響。
有機雜糧,合作社牽頭帶動全民脫貧
雜糧產業是左權縣又一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該縣利用天然的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積極發展雜糧種植產業,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數左權縣龍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該縣龍泉鄉連壁村的龍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主打有機雜糧,兼顧多項經營”。目前合作社建設有機雜糧基地2600畝和年機加工雜糧1000噸加工廠一座。張國忠是龍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始人、法人代表。2002年下崗后開過飯店、超市、洗煤廠,2008年開始組建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員130戶,形成了以連壁村為中心,輻射周邊3個行政村、5個自然村,此外還有鄰縣武鄉縣的兩個鄉鎮的7個鄉村。
龍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主打“有機雜糧”,“目前合作社已有2650畝被國家認證為有機土地,這就像是人的身份證一樣,讓這些土地有了身份。我們聯合了太谷瑪鋼廠,遠銷廣東、福建等地。”張國忠說,“下一步我們還要將合作社做大做強,目前有5700畝耕地正在申請有機認證,未來還計劃開一個年產2萬噸的有機肥料廠,既能夠幫合作社節省成本,又能利用農村的牛羊糞、秸稈等資源,最主要的還能讓農戶增加收入。”
龍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規模化發展,作為全省唯一一個有機基地,2015年被環保部命名為“全國有機雜糧生產基地”。在“一村一品一主體”的大力推進下,龍鑫合作社發揮了帶頭作用,在精準扶貧的路上奉獻自己的力量。
左權小南莊,西紅柿也能“鼓腰包”
小南莊村地處太行山腹地,全村1148口人,人均年純收入28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68.9%。村里無礦產資源、無生產加工企業,絕大多數村民以種植玉米、核桃為主,完全靠天吃飯,增收乏力,自國家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小南莊村結合自身特點,發展西紅柿種植產業,收效頗豐。
種植西紅柿之前,村里的貧困人口脫貧困難,只有一少部分的村民在蔬菜種植上做點文章,但始終沒有形成大的氣候。直到2015年“第一書記”任晉的到來,才與村里的干部一起,著手改變這一現狀。鄧雁春是任職23年的老支書,對小南莊村的困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雖然縣農業、水利、扶貧等部門前幾年在小南莊扶持打造拱棚設施蔬菜產業鏈,但大部分農民因為資金、技術等原因,還在以種玉米為生。一些種植大戶單槍匹馬出去闖蕩,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個有力的集體。”
于是,任晉、鄧雁春和村干部一起商量后,確定了新建150畝的蔬菜大棚建設項目,發動村民調地換地、踴躍報名建新棚,并積極協調左權縣農委爭取工棚建設資金每畝1萬元。在他們的努力下,2015年,小南莊的西紅柿實現了產量和價格的雙豐收,并在河北邯鄲、邢臺以及陽泉等地打出了品牌,實現了“一畝園十畝田”的效益,成為左權縣最成功的設施蔬菜種植基地。2016年,小南莊村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新建了50畝大棚。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開拓市場,同年小南莊村還新建了一個200平方米灌溉水池及輸水管線,并對319省道西側的大片一類耕地進行改造整理,統一規劃,實行連片開發利用,為后續新建蔬菜大棚打好基礎。
目前小南莊已經開始著眼于長遠的發展,制定出了打造大棚設施蔬菜、紅色生態鄉村旅游、綠色環保種植養殖、對外勞務輸出四個產業鏈。多管齊下不僅讓小南莊擺脫貧困,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的脫貧工作。
左權縣在精準扶貧、全面脫貧工作中,堅持不落下任何一人,不斷完善扶持產業清單、產業對戶清單、項目實施清單,確保每一分資金都用在幫助貧困戶增收上,每一個項目都對接在貧困戶身上,力爭保質保量完成脫貧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