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古:上周文章刊出后,我發(fā)現(xiàn)并沒有我期望的良好效果。現(xiàn)在的人都怎么了?不論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都沒反應,沉默,到處都是沉默。我覺得以前的人不這樣啊,大家都樂于正常地交流、討論。
主持人:沒有掌聲你不開心?我覺得這也有你自己的問題。有些問題你都沒有解釋清楚,以至于讓人光看到一個模糊的結(jié)論了,并不能真正明白你在說什么。不過我知道你的套路,一般是先扔出一個大致框架來,然后再慢慢解釋。
艾古:以前如果有誰能給我講這些東西,我愿意每天給他打洗腳水。在這個市場上,能有一點點感悟,都非常寶貴,得到一點感悟,都有可能成長為一個系統(tǒng)。人不坦誠交流,是不會有進步的。坦誠交流就好比大家對答案,是非常有益的。
最近討論的幾個問題,都不是建立在很直觀的邏輯上的,很多人覺得理解有困難,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要告訴大家,在股市,直觀的邏輯,是不管用的。一定要找到那種稍微巧妙一點的邏輯背后的邏輯。
我們梳理一下:
第一點,平均成本對市場有根本制約作用。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
第二點,價格允許低于平均成本,但它有個極限,這個最低極限是多少,取決于此前的最高極限是多少。
主持人:這一點,也不難理解。
艾古:第三點,不可能有效擊破最低極限。
主持人:這一點需要稍微解釋一下。
艾古:因為最低極限意味著在成本線之下大部分人所能承受的壓力極限,破最低極限,大部分人都會破產(chǎn),整個系統(tǒng)會因此崩潰,無人可以幸免。這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主持人:好吧。
艾古:第四點,當一波一波行情都是放量上漲的時候,市場成本是逐漸抬高的,因此每一波調(diào)整的低點都會高于前一波低點。邏輯展開到這里,這一點,也是不難理解的。
第五點,只要成本在抬高,低點就一定是抬高的。如果說某一波下跌低點有效跌破前一波低點,一定是因為市場平均成本明顯下降了。
第六點,市場平均成本怎么才會下降呢?一定主要和一波縮量上漲行情有關。
主持人:第六點最不好理解。
艾古: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降低市場平均成本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讓大家都賺錢。比如在某些牛股身上,不是經(jīng)常聽到有些家伙號稱自己成本都降到零以下了嗎。只有顯著的縮量上漲,是所有人都脫險了的標志。當然,我們也提到,放量大跌,也意味著成本下移。意思就是暴跌之后,有大量接盤俠涌入。在市場早期,這種情況是多次出現(xiàn)的。在逐漸成熟的市場中后期,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大,主要還是以縮量上漲為標志。
這也意味著,市場本性是非常仁慈的,在真正的災難之前,一定會給大家一次從容逃生的機會。也就是說,大部分死亡都是安樂死,不足為懼。
那么,現(xiàn)在提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今市場成本下降了嗎?
由于2015年行情未創(chuàng)新高,它的重心與2007年行情是基本平行的,同時它又是顯著放量的,那么它就同時具有兩個矛盾的屬性:它既有降低成本的作用,又有抬高成本的作用。綜合來說,成本重心應該持平且略有抬高。既然如此,它就最少應該有一次縮量顯著上漲的機會。
主持人:如果仍然是繼續(xù)放量行情的呢?
艾古:那么就即使下一次熊市的下跌,仍然還是跌不下去。
道理已經(jīng)講得非常清楚了,怎么理解,是每個人自己的事。祝大家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