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自創下2449點以來,股市利好政策持續不斷,鼓勵股份回購、松綁并購重組、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發布史上最嚴停復牌制度、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等等,力度可謂史無前例,政策底已成為市場共識。隨著利好的持續釋放,市場人氣得以提振,熱錢徹底被激活,成交意愿明顯回升,創業板更是在本周二成交量達8729萬手,刷新歷史紀錄。
盤面上,低價股的崛起成為此輪反彈行情的一大看點。相關統計顯示,10月18日至11月14日,股價在3元以下的股票減少54.92%;5元以下的股票減少27.52%;7元以下的股票減少21.65%;10元以下的股票減少8.39%。其中,恒立實業不到1個月時間從2元多漲到10元上方,連續十幾個漲停,可謂妖氣十足,并帶動大量低價、超跌績差股輪番上漲。
股價嚴重背離基本面的爆炒引發監管層發聲。13日晚間,以恒立實業為首的妖股被深交所點名,并表示對這類交易異常的股票密切關注,重點監控,逐日核查。受此影響,次日恒立實業、弘業股份等基本面不佳的妖股紛紛展開大幅震蕩。那么低價股為何又成炒作的風口?參與低價股炒作如何選擇標的?創業板成交創天量,抄底時機是否來臨?本期欄目將就相關話題展開探討。主持人 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