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孫哥
有個消息,當它沒來的時候你覺得它是利空,然而當它終于來了的時候卻又比較淡定了,這個消息就是“注冊制”。不是直接的來,而是換了一個形式來——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
早在2016年就說要進行注冊制試點,但至今沒有推出。其實不妨想想,要在已經存在了28年的主板市場推注冊制,談何容易。要推注冊制意味著退市制度也要出來,那么已經上市的企業怎么辦?對他們公平嗎?現在這個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在加強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同時,進行注冊制試點,探索這方面的經驗,為下一步的改革探探路。
如今設立的科創板與9年前設立創業板的背景已經有很大不同: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負有重大使命,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成為新的歷史任務。所以,科創板在基礎制度和市場機制上要體現出更強的國際對話能力、更強的資本定價能力。年初發行的6個獨角獸基金,將在科創板的發展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剛剛發行的中國人保,已經有4個基金參與了戰略配售。
本來資本市場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地方,但是選擇的面一定要廣。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每年上市幾百家、退市幾百家,過去十年指數還漲了四倍多。A股市場呢?過去那么多年,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公司還是不夠多。于是,大量資金只能在部分股票里面進進出出,造成股價大起大落,而指數漲幅卻很少。
經濟的產業升級,新商業模式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投資金的支持。反過來,市場也需要給創投資金退出的渠道。只有把證券一二級市場的產業鏈打通了,才能有更多的企業得到良好的金融服務。短期來看,對二級市場構成利空,畢竟要新開一個板,而且不少公司與中小創有一定的重疊,分流部分資金是不可避免的。長期來看,科創板、注冊制是最大的利好,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世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