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上市公司回購是近期市場的一個熱點,個別公司甚至報出了千億元的回購意向。但是,海鷗住工董事長提議的股票回購意向,卻引來質疑。
迄今為止,來自上市公司最牛的股份回購意向非中國平安莫屬。10月29日晚,中國平安披露股份回購預案稱,擬回購最多不超過10%的總股本。中國平安作為市值過萬億元的大盤藍籌金融股,按回購的上限測算,這次回購涉及注入市場的真金白銀有望達千億元。
而就回購股份占公司股本的比例來說,海鷗住工的股份回購并不輸給中國平安。10月30日晚,海鷗住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提議公司盡快啟動股票回購的相關程序,回購數量不低于總股本5%,不超過10%。
而且就兩家公司的回購預案或意向相比較,海鷗住工的回購意向更具可操作性。畢竟中國平安的回購預案只是規定了回購的上限,而對回購的下限并未作出限制,所以屆時到底能回購多少,對于市場來說是存在不確定性的。但海鷗住工的回購意向卻標明了回購下限,即不低于總股本的5%。海鷗住工的總股本是5.06億元,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回購股份的數量不低于2530萬股。
諸多上市公司為什么要爭相進行股份回購或公布股份回購的預案以及意向?這顯然與10月26日通過的《公司法》修正案有關,其中核心的一點是,將符合條件公司的股份回購數量上限放寬到了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10%,并且庫存的時間也延長到3年。正是基于《公司法》的修改,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愈加便利。特別是當下股市行情低迷,由于各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有大股東質押股權情況,而且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面臨著平倉的風險,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上市公司紛紛向大股東伸出援手,有的公司則由大股東直接出面提議公司進行股份回購。
當然,就海鷗住工來說,大股東股權質押危機問題并不突出,但該公司董事長提議公司進行股份回購卻有利益輸送的嫌疑。海鷗住工董事長提議回購是10月30日,而就在10月22日,該公司有5026萬股限售股解禁,解禁股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達到10%。隨后11月9日又有4325萬股解禁,占公司總股本的8.54%。公司董事長提議公司回購股份,以此激活股價,這不正好給解禁后的限售股套現創造條件么?
由上市公司出錢回購,為限售股股東套現服務,這是不是一種利益輸送呢?至于海鷗住工董事長提議股份回購的主觀意圖是什么,作為局外人我們無從知曉,但一個擺在面前的客觀事實是,公司董事長提議的股份回購有利于限售股股東的減持。
對于海鷗住工來說,如果真的按照公司董事長的提議進行股份回購的話,那恐怕是要打腫臉皮充胖子了。實際上,海鷗住工的資金流并不寬裕。今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為3476萬元,同比下降46%,其中三季度虧損547萬元,每股現金流凈額為-0.47元。此外,該公司三季度末的貨幣資金只有4.67億元。而根據董事長的提議,公司最低回購總股本的5%,也即2530萬股,需動用資金超1億元。
還可以印證公司資金并不寬裕的是,11月6日,海鷗住工發布董事會公告,董事會同意公司向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番禺支行增加珠海市斗門區乾務鎮富山工業區地塊一、二作為中國銀行全部授信融資的抵押物,同時向中國銀行申請提用1億元銀行貸款,期限及貸款利率按雙方約定執行。一方面提議巨額回購,另一方面卻向銀行質押貸款,海鷗住工這不是打腫臉皮充胖子又是什么?
顯而易見,海鷗住工董事長回購不低于公司總股本5%的提議,其實并不符合公司的實情。對于該公司來說,理應集中財力物力人力把公司的經營搞上去,把業績搞上去,這才是穩定公司股價的基礎。
當然,海鷗住工的股份回購只是該公司董事長的提議,而非公司董事會決議。這也意味著該公司董事長提議的回購事宜還存在不確實性的風險。總之,作為上市公司來說,股份回購需要量力而行,這才是上市公司理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