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人民銀行10月7日宣布,決定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1.2萬億,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這是今年以來的第四次降準。央行表示,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于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經濟學家馬光遠:
降準是對的,降準可以穩預期,穩經濟,特別是穩房價。當然,降準也意味著去杠桿政策其實已經退出,貨幣政策回歸現實,企業的流動性枯竭問題得到緩解。總之,我是支持的。
再度降準置換MLF,保持了總量不變,體現了穩健中性;但拉長了期限結構,有助于壓縮期限利差;持續的降準,最終會有助于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壓縮信用利差,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
此次降準市場應早已預期。選擇這個時間節點操作,對流動性、預期、情緒影響皆偏中性。看來九月經濟數據進一步明顯放緩,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
考慮已經進入4季度加上政策效應的時滯,年內穩增長的時間表已經較為緊迫,因此無論是貨幣政策本身還是出于配合財政政策需要的角度來說,都有必要提升政策力度。雖然近期美聯儲政策較為鷹派的立場推動美債利率持續攀升,但國內央行人民幣匯率預期管理方面的政策在穩定人民幣匯率層面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加上國內通脹平穩,為央行本次降準提供了政策空間。我們預計4季度至少還會有一次降準,同時不排除央行有加息的可能。
此次降準可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該舉措能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及創新型企業支持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對穩定經濟增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對股票市場也有正面作用,同時起到對沖假期境外市場大幅下跌的影響。屬重大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