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春
摘要:氨氣是一種無色、有毒、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濃度在越高,在空氣中留的時間越長,對內雞群的危害越大,會嚴重危害到肉雞的生產性能和健康。雞舍內的氨氣主要來源于糞便以及墊料的發酵,在養殖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雞舍內氨氣的濃度。
關鍵詞:肉雞;氨氣;危害;生產性能;通風;除氨
中圖分類號:S8 3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4-0022-01
氨氣是一種有毒、有害、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糞便以及墊料發酵的產物,如果雞群長期的和活在氨氣濃度過高的環境,對肉雞的生產性能以及健康都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1 舍內氨氣含量過高對肉雞群的危害
氨氣的產生主要是由于糞便以及潮濕墊料的發酵產生的,氨氣會對肉雞群產生嚴重的危害,即使濃度較低的情況下,如濃度在5 mg/m3時難被人類所察覺,卻可以刺激到雞呼吸系統內的保護黏膜,使其極易感染疾病。并且氨氣可溶于水中,因此氨氣離潮濕的墊料越近,則濃度就越高,離雞的距離也越近,對雞的危害也就越大,另外,氨氣可以溶解在雞眼部周圍的液體中,可對雞的眼睛產生強烈的刺激,嚴重時還會引發雞失明。
肉雞長期生活在氨氣濃度過高的環境中,會出現亞健康的狀態和亞臨床的狀態,當肉雞處于亞臨床狀態時,其增重和生產性能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使雞的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生產性能下降,飼料利用率降解,增重成本增加。
舍內氨氣濃度過高會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動物機體的免疫力的變異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季節因素、環境因素、應激因素等,而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濃度過高也會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氨氣會刺激肉雞呼吸系統的保護黏膜,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
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的濃度過高,則氧氣的含量就會降低,這會使雞長時間的生活在低氧的環境中,使肉雞出現一系列不良的反應,常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采食量下降,體質下降,生產力下降,抗病能力減弱,極易感染多種疾病。肉雞的出欄體重小,死亡率升高,用藥成本增加,導致養殖經濟效益低。
當舍內氨氣的含量過高時極易引發雞群患多種疾病,如低氧、高二氧化碳會刺激肉雞的呼吸系統,導致呼吸障礙,甚至會導致雞呼吸停止發生猝死,還易使肉雞的腎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形成腹水。舍內氨氣濃度過高對雞群最大的危害就是會引起雞患呼吸道疾病。另外還會使雞的呼吸道黏膜受到損傷而感染細菌或者真菌疾病。
2 降低肉雞舍內氨氣的方法
保持舍內清潔衛生,干燥通風。雞舍內氨氣主要來源舍內的糞污以及潮濕的墊料,要想控制舍內的氨氣濃度首先要保持雞舍內清潔衛生,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要及時的將舍內的糞污、飼料等有機物及時的清除,以消除氨氣的產生源,同時還要及時的通風換氣,以免舍內氨氣積聚而導致濃度過大。保持雞舍干燥通風,尤其是在夏季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時更要注意加強通風換氣,以達到降溫和除濕的目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一般采用封閉舍管理,這樣雖然可起到保溫的作用,但是由于封閉管理,通風不良,舍內有害氣體大量的積聚,氨氣的濃度升高,因此在冬季除了要做好保溫的T作外,還要加強通風換氣的工作,但是要處理好保溫與通風之間的關系,可在中午氣溫較高的時段進行通風,以保持舍內空氣新鮮。當舍內的氨氣濃度達到20 mg/m3時,即可明顯的聞到氨氣味,此時就需要立即通風換氣,直到無刺鼻氣味。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糞便中氨主要是飼料中蛋白質的代謝產物,飼料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酚、苯等具有臭味的物質。通過在肉雞的飼料中合理的使用飼料添加劑,可加快機體對飼料的消化,減少氨氣等的排放量。用于肉雞養殖生產中常見的飼料添加劑主要有沸石粉、酶制劑、微生物制劑等,例如在肉雞的飼料中添加沸石粉可以顯著提高飼料的消化率,降低糞便中的含水量,和糞便中的臭味和氨氣。在飼料中添加酶制劑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糞便的排泄量,從而達到減少氨氣濃度的目的,還可以促進肉雞的生長性能和增重,提高生產性能。
生物除氨法。生物除氨法是利用一些生物制劑來降低氨氣的濃度,如乳酸桿菌具有降低糞中氨氣的產生的作用;EM制劑可以控制和消除氨氣的作用;無抗生素生物飼料是采用易于消化的飯粒拳料,可降低氮源的排出;另外,一些有益的微生物活菌可以降解含氮有機物,減少氨氣的產生。
物理除氨法。這種方法是在雞舍內放置具有吸附功能的物質,如可在舍內懸掛裝有木炭的網袋,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將舍內的氨氣吸附;還可以在雞舍的地面撒上活性碳、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墊料,不但可以降低舍內的濕度,還可以有效的減少或者消除空氣中的氨氣。
化學除氨法。利用氨氣與一些化學物質發生反應的原理來降低舍內氨氣的含量。如可在舍內的墊料中混入硫磺,但是用量不宜過多,還可以在雞舍的地面撒過磷酸鈣,可與氨氣反應生成無味的磷酸銨鹽,以達到減少空氣中氨氣的目的。另外,在雞舍內噴灑福爾馬林、過氧化氫、硫酸銅等也可以降低舍內氨氣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