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市場在2700點一線窄幅震蕩,有所表現的公司少的可憐,從市場預期看,當前的悲觀情緒始終無法散去,磨底的進程還在進行當中。不過,正是因為市場低迷,優質公司的長期價值才越發突出,因此投資優質公司等待預期好轉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主持人
股市反映了對未來的預期。最典型的是2008年熊市,股市在10月底見底,而經濟數據在2009年4月份才見底。如今,同樣的邏輯在上演。
為什么指數在四五月份以后突然跳空往下走?因為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對經濟有負面影響了,現在可以看到6月以后的訂單數據是下滑的。雖然從8月份開始,貨幣政策有所放松,但可能對經濟整體環境的影響不大。在沒有大水漫灌的情況下,貨幣的傳導速度是很慢的。因此市場的悲觀預期無法扭轉,逐級走弱。
股市總是在“牛、熊、震蕩”三種形態中反復輪回。牛市的時候只要膽子夠大,敢追,幾乎買什么票都是賺錢的。熊市呢?最好的方法是不買股票,因為幾乎買什么股票都是跌的。震蕩市呢?其實2017年就是典型的震蕩市,有股票漲,有股票跌,選股靠眼光,是專業投資者賺錢的時候。
現在市場到底處于一個什么階段了呢?從大的格局來看,2014~2015年的牛市過去后,市場就一直處于熊市的狀態。一般來說,熊市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快速殺估值的過程,具體時間段是2015年的下半年。第二階段是一個分化的過程,好股票漲差股票繼續跌,具體時間段是2016~2017年。第三階段是不管什么股票都在跌,區別是跌幅大小,具體時間段是今年初以來。
其實上證指數從今年7月份開始,已經進入到圍繞2750點上下100點的震蕩區間了。這個位置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整固,因為這次市場底部的構筑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是最近20年來A股市場碰到的最復雜的局面。金融去杠桿、資管新規、中美貿易摩擦等,無不重創市場信心。目前看,7月和8月兩個低點的出現,技術上已經出現超跌,然而8月20日后的反彈力度依然很小,更沒有持續性的板塊走出。沒有放量,就沒有持續性可言,市場的預期也得不到扭轉,因此仍需繼續等待底部的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