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海
本周股市小幅下跌,上證轉債跌0.15%,中證轉債跌0.24%,深證轉債跌0.37%。個券51跌39漲,嶺南轉債和凱中轉債上市首周分別跌4.8%和4.45%。兄弟轉債因董事會建議下修轉股價漲3.52%,艾華轉債漲2.58%,其他漲跌幅度不大。可交債方面,18中化EB跌1.39%,其他變化不大。
一級市場方面,溢多利、華源控股、中天科技獲發審委通過,證監會核準旭升股份、張家港行和洲明科技;英聯股份發布可轉債預案。中來股份、岱勒新材、鈞達股份、中鼎股份、迪森股份發行可轉債事項于9月10日上會。今飛凱達、樂普醫療和瀚藍環境獲證監會受理。天邦股份、長園集團、聚燦光電終止轉債發行申請。
近期轉債市場走勢分化加劇,整體估值回升,63只轉債價格在面值以下。雖然在近期股市調整中,轉債抗跌性十分頑強,但仍有部分品種跌幅較大。除了二級風格切換較快外,更多是因為7月來加速發行的轉債紛紛跌破面值。因轉債下跌,已有四只轉債啟動回售,格力轉債回售552.168萬張,占發行總量的56.33%。江南轉債回售數量33.67萬張,15天集EB回售6440張。相比博取超額收益,基本面信用安全和有一定債底的標的更適合左側投資。
證監會9月6日發布消息稱,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修法建議,并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征求意見。修正案草案中,細化增加股份回購情形、建立庫存股制度等回購規則。增加股份回購情形,包括用于員工持股計劃,上市公司為配合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的發行用于股權轉換的,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所必需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等。
回購制度改革將有利于可轉債的順利發行,必要時股東可以啟動回購,穩定上市公司股價,使之不會大幅偏離可轉債轉股價,從而能穩定轉債發行預期。庫存股制度也利好上市后的可轉債。如果上市公司實施庫存股制度,在轉股階段,實施回購會有利于可轉債轉股。同時,大股東如若避免可轉債轉股后股權被稀釋,則可通過收購庫存股的方式,降低大股東股權被稀釋的可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的推出,對于可轉債轉股和維持大股東持股比例方面都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