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魏
摘要:肉雞傳染性腺胃炎一般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種傳染病,通常是7~35日齡的肉雞容易發生,最早可在7日齡發病,主要在15~35日齡發生。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較高的死亡率,主要會導致病雞生長發育緩慢,料肉比升高,推遲出欄,體重不均勻等,嚴重損害養雞戶的經濟效益,應采取有效的防治。
關鍵詞:肉雞;傳染性腺胃炎;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藥物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 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4-0075-01
1 流行特點
任何品種的肉雞和蛋雞都能夠發生該病,而其他家禽都不會發生,各個年齡的雞都能夠出現發病,其中以雛雞,尤其是大約在10日齡的雞,通常在更換飼料前后容易發生。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其中在夏、秋季節更加嚴重。當環境惡劣、轉群、飼養密度大、接種、缺乏維生素、更換飼料等時,容易引起發病。當飼養管理條件良好時,感染雞通常不會表現出臨床癥狀或者只有較輕癥狀。該病具有較低的死亡率,只有在轉變為肌胃炎,或者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時才會導致死亡率較高,能夠超過40%。
引起該病的發生因素比較復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肉雞單獨或者混合感染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網狀內皮增生癥病毒、呼腸孤病毒、念珠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以及部分厭氧菌等,都能夠引發出該病。近幾年,發現感染腺胃壞死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等,也與該病的發生存在緊密關系。另外,認為感染眼型雞痘能夠導致肉雞發生該病。在北方地區,雞群通常在秋季和冬季容易發生雞痘,因此該階段是肉雞發生傳染性腺胃炎的高峰。在發病規律方面,蛋雞先是感染雞痘,接著繼發引起傳染性腺胃炎,之后還會混合感染有其他疾病,導致沒有更有效的藥物采取針對性治療。一般來說,由于肉雞生長速度過快,飼料消化率較高,粗纖維含量不足,機體不容易出現饑餓,導致腺胃和肌胃無法排空,使其無法得到足夠的鍛煉和保養,造成其功能明顯減弱,從而容易發生傳染性腺胃炎。
2 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病雞表現出狂奔、興奮、驚厥,減少采食,但會在網上采食雞糞。不久病雞就會開始刨料,精神沉郁,縮頸、呆立,采食量只有正常食量的1/2~1/3,生長緩慢或者完全停滯,造成整個雞群的整齊度明顯降低,體型大小存在很大差別,平均體重一般只有標準體重的1/2~2/3,只能夠臥地不起。癥狀嚴重時,沒有雞在網架的中央部分活動,大多數都在雞舍兩邊擁擠呈一堆來進行取暖。羽毛蓬松逆立,雞冠、肉鬃萎縮、蒼白,可視黏膜蒼白,腿部皮膚干燥,且用手觸摸發涼。機體消瘦,伴有腹瀉,少數排出棕紅色甚至黑色的稀便,有時其中混雜血液。該病傳播速度非常快,開始時只有少數雞精神沉郁,經過3天左右就會蔓延至整群的50%以上。癥狀嚴重時陷入昏迷,最終由于衰竭而發生死亡。
3 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雞,可見肌肉、可視黏膜蒼白,免疫器官(如法氏囊、脾臟以及胸腺等)明顯萎縮。最典型病變是腺胃嚴重腫大,外觀如同乒乓球,將其切開會自動外翻,腺胃壁有所增厚,腺胃乳頭發生水腫,形成潰瘍,嚴重水腫時甚至導致腺胃乳頭消失,用手指按壓會有漿液性液體流出,少數腺胃乳頭發生出血,尤其是在腺胃和肌胃相交處非常明顯;肌胃發生萎縮,里面含有黃色、綠色或者黑色內容物等,并散發酸臭氣味,肌胃黏膜存在黑色或者白色潰瘍灶,嚴重時會與肌胃壁發生黏連,不容易剝離,同時肌胃壁上也存在黑色的潰瘍灶;腸壁明顯變薄,腸黏膜容易脫落,存在程度不同的出血性炎性灶,腸管內含有大量氣泡或者沒有消化的黃色飼料顆粒;膽囊明顯充盈,盲腸發生腫大,而腎臟、心臟沒有明顯變化。
4 防治措施
藥物治療。主要是進行抗病毒、消炎抑菌以及恢復腺胃功能,并配合補充營養、加速生長。抗病毒,選用芪抗(主要成分為黃芪多糖、鹽酸左旋咪唑以及多種助劑等),每瓶為100 g,每次在飲水中添加130 g,溶解后全群集中進行4~5h飲水,每天1次,直到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殺滅病菌,選用腺胃必妥(主要成分為黃柏、龍膽、頭孢曲松鈉、氟尼辛葡甲胺、阿昔洛韋等),每瓶100 g,每次在飲水中添加2瓶,溶解后全群集中進行4~5 h飲水,每天1次,一個療程連續使用5天,停藥3天后再進行一個療程治療。綜合治療,選用腸毒清(主要成分為藿香、雄黃、山楂、滑石等)每瓶250 g,每次在飼料中添加3袋,攪拌均勻后集中混飼,每天1次,直到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補充營養,常補充魚肝油和維生素B,每袋100 g,每次在飼料中各添加1袋,攪拌均勻后集中混飼,每天1次,直到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藥物可與腸毒清同時添加在飼料中。
加強飼養管理。雞場要引進健康無病的雞苗,防止該病進行垂直傳播。雞群要使用品質優良的飼料原料,在飼料儲存、運輸過程中要加強防潮,避免日糧產生各種霉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提高營養,確保舍內溫度適宜,并加強日常消毒。在育雛階段,可使用扶正解毒散(主要成分為板藍根、淫羊藿、黃芪等)、參芪維他(主要成分為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來預防發病。另外,可定期使用益生素、參芪維他,增強機體免疫力,調整腸道環境,提高胃腸功能,避免發病。